正文 淺談“調控一體化”模式下調控工作危險點預控(2 / 2)

6. 基礎資料管理不到位,特別是設備參數更改後未能及時修訂,造成調度台資料與實際不符,對事故異常處理造成一定安全隱患。

三、危險點預控措施

根據調控工作的重要性,結合工作實際,象山供電局製定一係列措施做好危險點預控,保證人身、設備及電網安全,主要有:

1. 強化班組內部安全管理,落實安全生產崗位責任製。提高員工安全意識是保證電網安全運行的根本,細化各崗位安全責任,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將安全生產與經濟利益掛鉤,嚴格安全職責考核與管理,不僅考核安全指標完成情況,還要考核參加班組安全活動情況,及時進行安全拾遺補缺活動。

2. 加強員工培訓,努力提升業務技能水平及整體素質。通過“師帶徒”、技術比武、反事故演習等手段加強員工技能培訓,使各崗位員工業務技能水平整體提升,滿足崗位需求。另外,設置“內部講堂”,由各專業骨幹講授工作經驗,共同探討技術難點,為員工營造“趕、比、超”的學習氣氛,全麵提升隊伍整體素質。

3. 細化內部考核機製,嚴肅隊伍執行力。建立健全內部激勵考核機製,建立員工工分庫,並引入競爭模式。調控員不搞終身製,定期進行內部考核,不合格的調控員進行降崗,重新培訓進行競爭,優秀調控員進行一定物質獎勵,從而充分調動調度員的安全工作積極性和責任心。

4. 加強風險預警與聯動,做好預案準備與落實,全麵提高電網應急能力。每年進行《典型事故處置方案》的細化修編,加強電網運行分析,針對大型工作,編製事故預案,落實相關預防措施,做到全麵覆蓋、不留死角,保證電網穩定運行。

5. 引入科技手段,做好基礎資料管理。隨著電網規模不斷擴大,管理要求不斷提升,傳統“經驗調度”已逐漸不能滿足發展需求,引入科技手段,加強基礎資料管理尤為重要。供電局構建“電網調控輔助係統”平台,分專業落實相關責任人,對調度相關基礎資料進行實時更新,保證資料的準確無誤。

6. 規範標準,優化流程。規範完善計劃檢修管理製度,細化實施細則,落實各環節相關責任並加強考核,避免因單環節出錯引發的安全隱患;製定《SCADA接入管理規定》,完善交接製度,落實交接驗收的責任轉移與界麵,保證交接過程中安全責任無縫銜接,避免帶病設備、係統的介入。

四、結語

安全來自預防,危險在於控製。在電網運行中,任何不規範的行為,都可能影響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甚至造成重大事故。隻有通過不懈努力查找工作中的危險點並進行分析,運用技術手段和管理措施,建立防人為失誤事故的多層次、立體交叉的預控係統,防微杜漸,才能減少事故的發生,以保證電網安全、經濟、穩定運行。

[參考文獻]

[1]卜海燕,朱永偉.地區電網調度工作的危險點分析與預控[J].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社會科學板),2010,(7).

[2]國家電力調度通訊中心.電網典型事故分析[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

[3]李英.電網調度工作危險點與預控[J].寧夏電力.2006,(5).

[4]呂財.電網調度管理及安全運行[J].考試周刊.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