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初不再說下去,道:“今日與你說的也夠多了。記住,南邊的消息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給我知道。明白了嗎?”
“是。”
樊城應聲,告辭離開。楚盡這才進了廂房,道:“沒人偷聽,公子和樊城談得怎麼樣?”
餘初略點了個頭,想了想說:“回去的路上你買點兒桂花糕。”
楚盡忙應了下來。
再說這頭樊城,因為餘初不讓他盯著陳夫人楚氏的行蹤而有些抓耳撓腮,花了半個月功夫方才了解到,五年前陳夫人帶著女兒上京,想與自己的大哥國公府大老爺聯姻,兩人都有這個意思,隻是中間出了點兒差錯——
大老爺的兩個兒子都看上了陳家表妹,為了這個表妹兩個人爭風吃醋。雖然波及範圍不廣,隻國公府和陳家兩家知道,可這到底算是醜事,兩個兒子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要娶表妹為妻。大老爺怕一個兒子娶了另一個兒子不甘心,鬧出點兒什麼家族醜聞來,遂跟自己妹妹提出,兩家婚事作罷。
陳夫人也覺得鬧到如今,大家麵上都不好看,婚事變成禍事那就得不償失了,所以也同意這件事不再提,但也央了大老爺幫外甥女尋門門當戶對的好親事。
大老爺自然也是應允下來。
本該是皆大歡喜的事情,可誰也不知道中間哪兒出了差錯,陳家姑娘行為不檢點,惹得兩個表哥為她大打出手爭風吃醋的傳言在京中皇親貴胄的女眷中漸漸流傳了開來,追根溯源,傳言的源頭直指國公府。大老爺大怒,下令徹查,竟然是大老爺的夫人邱氏身邊的丫鬟當做趣事兒傳出去的。
這樣一來,陳家姑娘在京中自然尋不到好人家了,陳夫人隻能帶她返回丈夫任上的地方再幫她找婆家。但也因此,陳夫人怨恨上了自己大哥一家,覺得兩個侄兒無狀,大嫂管教下人不嚴,甚至因為陳家姑娘名聲壞了之後,大老爺委婉地跟她提出讓她帶著女兒回夫家避嫌,更是覺得大老爺隻顧自己不顧她這個嫡親妹妹,當即憤然帶著女兒離京,一離就是五年光景,往後逢年過節送年禮她都未曾回來,也從未問候過自己大哥一家。
這些並不讓樊城驚奇,他驚奇的是,在他記憶之中,五年前那個時候,公子恰好是悄悄潛回了京的,而且是跟在了陳夫人後麵進的京城。
而種種蛛絲馬跡中表明,大老爺兩個兒子都會看上陳家姑娘,和公子脫不開關係。乃至後來那說漏嘴的丫鬟,似乎也是被刻意安排出現來頂缸的——那丫鬟是大夫人身邊的紅人,仗著主子恩寵便囂張跋扈,還好幾次對三夫人不敬……
莫不是因此,公子使了一箭三雕之計,一則斷了大老爺和陳夫人的聯姻,二則分裂了大老爺和陳夫人的感情,三則也是替三夫人出了一口惡氣?
樊城想到這裏,冷不丁就吸了一口冷氣。
五年前公子不過也才十四五歲的年紀,竟然就有這樣的縝密心思?
難怪公子說不用太關注陳夫人的行蹤。據他所知,陳夫人帶女兒回夫家之後,陳姑娘嫁得並不如意。陳姑娘是陳夫人唯一的嫡女,素來得陳夫人喜歡,單憑大老爺一家毀了陳姑娘一輩子這一點,陳夫人就能怨恨他們到死,又哪還有修正關係的可能?
樊城深吸一口氣,轉而吩咐自己下麵的人,讓他們時刻注意南方動靜,並且決定了今後,無條件服從公子的命令,唯公子馬首是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