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笑紅:與有情人做快樂事(2 / 2)

圖賓此前在中國出版的《九人:美國最高法院風雲》,亦是由王笑紅引進、編輯出版。此書於2010年出版,但王笑紅早在這本書在國內尚未得到任何關注的情況下便開始聯絡了版權,“發現《九人》比較偶然,我在2007年11月瀏覽美國亞馬遜網站,在法律類暢銷書榜單上看到了這本書,覺得書名很有意思。在法學院,老師們對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和九位大法官也多有介紹,於是即通過段曉楣老師的協助去聯係博達(著作權代理公司),當時這本書還沒引起其他出版社注意,我們是第一個報價的。”待到此書獲得《紐約時報》年度十佳圖書之後,王笑紅順利地購買到版權,中間又因譯稿環節讓她傾注了不少精力,不過出版後的反響讓她意外,《九人》一書的出版引起了讀者對當代美國法院的關注,所以版權代理公司後來再見到王笑紅,非常高興地跟她說起此前美國大法官的傳記或介紹美國法院的圖書一直很受冷落,《九人》出版之後不斷有出版社來詢問是否有類似的作品。雖然她並不敢誇大自己在其中的作用,但的確證明了她在這一領域保持了敏感、獨到的眼光。

很多外版書的引進,王笑紅都是親自去購買版權。她說,她在上海三聯十年,除了編輯工作,另外很重要的工作是,承擔了社裏很多圖書的版權購買工作。比如,孔飛力的《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的版權購買是很讓王笑紅得意的一件事。王笑紅笑說,她在上海三聯工作獲得的唯一一個獎項,不是作為編輯,而是作為版權人員的“2009~2010年度上海市版權貿易先進個人”。

籠中鳥為何歌唱

翻譯了《西方法律思想簡史》之後,編輯一職在身的王笑紅忙於工作,譯作不多,2004年翻譯了麥金農的《言詞而已》,2005年與鄧曉菁合譯了馬克·裏拉的《當知識分子遇到政治》,今年4月出版了另一本譯作《我知道籠中鳥為何歌唱》,是與她的先生於霄的合譯之作。

“這本書是我的夢想。我在北大法學院的後兩年一直在北大法律信息網兼職,接觸到互聯網算是比較早的。某一天在網上東看西看就看到了一首詩,就是《我知道籠中鳥為何歌唱》的作者瑪雅·安吉洛在1993年的克林頓首次總統就職典禮上朗誦的一首詩《清晨的脈搏》(On the Pulse of Morning)。其實美國最近幾十年比較少舉行這樣的形式——總統就職典禮請一位偉大的詩人來朗誦一首詩,祝福總統和國家。我看到那首詩,就完整翻譯出來了,稿子我已經找不到了,但是我把記得的幾句話寫進了當年的碩士學位論文的開頭,‘女人、孩子、男子/把這夢握在你的手心裏/把她摩挲成你內心想要的樣子/雕刻成你最公眾的自我形象’。”

王笑紅說這句詩一直鼓勵著她,在人生的低穀給予她力量。所以當她在2010年10月,看到版權公司推薦的書目中有瑪雅的作品時,在沒有考慮銷量,沒有對作者作品有更多了解的情況下便買下了包括《我知道籠中鳥為何歌唱》在內的瑪雅的三本作品的版權,夫妻二人首先合譯了這部作品,“這是很難得的機會,你能通過你的工作來實現你年輕時候的一個夢想。”與愛人合譯一本書,那也是一個美好的夢想。

《我知道籠中鳥為何歌唱》不是法學著作,是瑪雅的第一部自傳,當然也是一類人的故事,因為探討了種族主義、不平等、獨立、人格尊嚴、家庭、性別和個人意識的覺醒。王笑紅說,這是她在理想狀態下想堅持做的書,《書店的燈光》、《誓言》同樣也是。“一方麵要專注於自己擅長的領域,另一個方麵,作為一個出版人來說要有一個開放的心態。盡力不要錯過吧,當你遇到一本好書的時候。”

隻要與有情人做快樂事,籠中鳥自然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