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昭受教了!”董昭聞言恍然大悟,汗顏拜道。
沮授的話還沒有完,他的目光深邃,仿佛在回想什麼事情,喃喃自語道:“此外,主公還有一個更深遠的考慮,這裏還是暫且不說了吧……”
眾人見沮授說的凝重,皆知機閉口不問,依舊繼續商討之前的事來。
沮授整理了一番思緒,道:“雖然不知陛下出宮狩獵與董承等人此次城南聚謀是否真有關聯,不過我等身負替主公維持後方的重任,眼下局勢嚴峻,情況卻撲朔迷離,由不得我等不謹慎對待!如果真遇上什麼緊急狀況,我等也不得不事急從權了!各位先暗中調查,如遇上棘手困難盡管放手去辦,主公那邊,自有我來擔待!”
眾人聞言大喜,沮授這一句話鬆口,就說明他已經同意了董昭非常時刻行非常之事的觀點!有他給眾人扛著,眾人之前縛手縛腳的感覺一下子消失不見!
沮授素來持重,忠心不二,又有大局觀,文遠出征在外將後方交給沮授就是看中了他這些優點,沮授在後方,從沒有做過什麼讓違背文遠號令的事情,此次實在是因為在場都是思慮深沉之人,從遊獵和聚謀這兩件蹊蹺的事情上,他們已經潛意識中嗅到了危險……
“可從這些人的親眷家仆身上下手。這些人是硬骨頭,他們府裏的親眷下人也都是硬骨頭嗎?隻要找到其中知曉內情之人,則迷局必然真相大白!”賈詡這個時候終於說話了,此前眾人商議事情他沒有發表一句意見,不過他不說話則已,一出言總能一針見血!
…………
秦慶童今年二十一二歲,生的細皮白肉,俊俏不凡。如果不是知根知底的人,一眼看去絕想不到他不過一個地位低賤的董府下人管事,還會以為是哪家的少爺。
其實秦慶童小時候過的特別悲慘,他自小父母雙亡,靠村中鄰裏接濟才活了下來,十五歲賣身為奴,到了董承府上做雜役,一直到現在已經一晃七年。
秦慶童生的俊俏,加上口齒伶俐,在董府裏很討主人家喜歡,入府之後日子很快好過起來,不過真正令他改頭換麵,人生有了巨大轉變的際遇當屬從長安出來的那一年。
那一年,家主董承救天子逃出長安,秦慶童隨著董家老小還有上百名家丁護院坎坷東遷,一路上可說是曆盡了磨難。饑餓、山賊土匪的襲擾,關中李郭兩家兵馬的劫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