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董承一幹人緊張謀劃的時候——沮授府中。

深夜,沮授、賈詡、董昭也同樣聚在一處,賈穆作為晚輩,隻能立於賈詡身後。

聽了董昭的話,沮授不禁眉頭緊皺道:“天子要南郊狩獵?怎麼事先毫無征兆的突然想要打獵了?還是在這個節骨眼上,會不會是受了董承的慫恿……”這個時候確實不太適合出行,冀州兩支戰兵軍團都已經出征,鄴都內外隻有數千輔兵防守。而且眼看著正值春耕農忙,這數千輔兵既要維持鄴都日常秩序,又要回家耕種,實在抽調不出人手。

天子選擇這個時候出獵,董昭之前又在宮中見了董承,這不得不讓人懷疑其中是不是有什麼機密事情。

百官隨天子來到鄴都之後,文遠就安排下大批的人手對百官進行了嚴密的監控,尤其是國舅董承,更是由王越訓練出來的暗影嚴密監控!衣帶詔、謀刺曹操的事情令董承千古留名,身為前世之人,文遠如何能不清楚董承的生平?現在自己就處在曆史上曹操的位置上,如何能不對董承嚴密監控?

雖然和曆史上的發展不太一樣,不過經過這麼長期以來的監控,也確實發現了董承的不尋常舉動,他經常前往城南的一處廢宅,與侍郎王子服,長水校尉種輯,議郎吳碩,昭信將軍吳子蘭幾人秘密聚首,這幾個人如今都在暗影的掌控之中。

眾人心中不禁疑惑,董承進了宮之後天子就突然傳令要出宮狩獵,難道此事和董承有什麼關係不成?

“倒不是毫無征兆,陛下這兩年就迷上了狩獵,年前就提過開春出遊的事情,倒不像是今日倉促而定……”賈穆在賈詡的身後插言道,他現在任散騎常侍,終日伴在天子左右,他的話還是值得眾人信服的。

可是賈穆的話一說就更令眾人疑惑不解了,既然田獵的事情和董承進宮沒什麼聯係,那董承進宮又是想幹什麼呢?拜謝皇恩?這種事情在朝堂上說就行,何必非要進宮呢?

此時眾人不禁對主公的仁慈有些抱怨了,如果按照眾人的行事做法, 這種事情根本無需有什麼證據,隻要發現可疑,管他是真是假,先把人拿下訊問一番,真相自然大白,可是主公偏偏有嚴令不可貿然行動,眾人也就隻能在這裏憑空臆測了。

就在眾人正為遊獵和董承的事情百思不解的時候,突然堂下一人上前報道:“大人,暗影來報,董承、王子服、吳子蘭等人今夜皆去了城南!”

董昭聞言立起道:“沮公,這幫賊子,定然是沒打什麼好主意!依我看,倒不如現在就派人將他們擒來?”不過他也是說說罷了,畢竟他投靠文遠沒多久,隻因為獻了遷都之策才備受文遠信賴。當然他說這話的意思還是希望沮授能出麵,畢竟論親疏、論資曆,沮授都是最受主公仰仗的,實在因為情勢緊急出此下策,想來主公也不會責怪。

“擒之何益?”沮授思忖一番搖頭道,對文遠的話,他倒是有不同見解,“這些人據我所知骨頭都是很硬的,就算是抓了也未必能問出什麼來。而且董侍中你有些誤會主公的意思了!主公是我們之中最早發現董承私底下有小動作的人,他比我們中的任何一個都要警覺!之所以一直留著董承,並非是心慈手軟,而是想放長線釣大魚,寄望一舉拔除朝中不安分的的枝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