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 千裏扶柩牽子經(2 / 2)

因為隊伍裏多了一副棺材,行進速度變得更慢,日行不過三五十裏,三日之後才到巨鹿郡城地界。

這三日,文遠對牽招悉心照顧,因為帶著一副棺材的關係,牽招過城而不入,文遠便將所備帳篷分出一頂給他,每日吃食也讓心腹之人到附近買來,牽招感激之心益甚,每到無人時暗自感慨。

而文遠經過這兩日與牽招的接觸,也為他的才學感歎,更難得的是牽招能文能武,假以時日,必可成為獨當一麵的人才,難怪日後牽招降曹後,命他都督青、徐二郡軍事,曹丕稱帝後,拜招使持節護鮮卑校尉,雁門太守,牽招在雁門十二年,威風遠震,胡虜為之膽寒。

一想到這,文遠招攬之心更切,隻是深怕一時唐突,被牽招拒絕。

這一日,文遠一行到了郡城癭陶之外,自此往東二百餘裏便是觀津,而文遠卻要往北。

文遠一路將牽招送到東門之外,握著牽招的手依依話別,眼看著再不出言招攬就在沒有機會,不久牽招就要投到袁紹帳下,遂硬著頭皮感慨道:“遼有軍務在身,不能親送子經回鄉,真乃生平大憾!子經此回觀津,待處理完俗事,切莫忘了來下曲陽,我必掃榻以待!”

牽招也滿臉不舍,道:“送君千裏,終有一別,今日明公與我就在此分別吧,公之大恩,招沒齒難忘,待安葬了先師,招心無牽掛,必定登門拜謝!”

“難道現在的我連個牽招都招攬不來嗎?”

見這幾日悉心照拂,仍不能換取牽招的效忠,文遠心情頗為沮喪,端起一碗酒敬於牽招,道:“既如此,請子經滿飲此杯,祝願子經一路順風!”

牽招亦舉酒祝道:“我亦祝願明公日後武運昌隆,宏圖大展!”

“幹!”文遠一飲而盡,轉身向後擺擺手,黯然長歎。

隻見一親隨手捧一盤上前,盤內奉金百鎰,新衣一領,牽招動容,躬身拜道:“公這是何意?”

文遠情緒低落,轉過頭去哽聲道:“沒什麼,子經一路辛苦,區區薄禮聊表我心,給子經路上做些盤纏。”

“明公……!”牽招泣而下拜,文遠這幾日對他解衣推食,心意他如何不知,隻不過他雖出身寒門,卻素懷大誌,,一旦出仕也必依附於世家大族門下,文遠不過一縣之長,若投了他何時能夠出人頭地?

隻是文遠待他甚厚,越是待他好他越是心中難安,尤其是文遠此時滿臉失落之情,更令他愧疚不堪,這一次文遠送他衣物盤纏,他感動的差點就答應下來。熱淚早已在眼眶中流轉。

文遠搖頭歎息,牽招俯身長拜,場麵頓時惆悵起來,恰在此時,遠處突然傳來一陣車馬喧囂之聲,文遠抬頭看去,卻是張馭和張南引三百軍士自北而來。

三百軍士奔行神速,須臾就到了文遠身前,鼓聲一歇,三百軍士動作頓止,雖一個個風塵仆仆,卻紋絲不動、整齊站立,宛如一座座雕像一般。

張南滾鞍下馬,向文遠躬身拜道:“小人領兵來遲,請主公恕罪!”

這時牽招早已注意到趕來的這三百兵士,隻見這三百人個個身材魁梧,長相彪悍,隨便挑出一個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兵,隻這三百兵,竟然牽招生出千軍萬馬的錯覺,更難得的是這三百壯士整齊站在那兒,千餘人同一個姿勢,緘口不言。他們前後左右的間距似乎經過非常嚴格的測算,無論從哪個方向看,都是整齊的一列,本來莊嚴凝重的軍陣,讓人看了竟生出賞心悅目之感。

牽招也曾飽讀兵書,早被這三百兵展現出的氣勢震得目瞪口呆!連不懂兵事的劉惠,也忍不住發出讚歎。

或許是看到自己的士兵給在場眾人帶去的震撼,文遠頗感自豪,低落的心情稍稍振作一些,上前扶起牽招道:“如今盜賊四起,子經孤身上路,我心中實在難安,所以命麾下張南引三百士卒前來一路護送,必能保得子經周全!”

牽招淚流滿麵,伏地拜道:“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