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 千裏扶柩牽子經(1 / 2)

“棄械投降者免死!逃跑者殺無赦!”文遠高聲喝道!四散逃逸之賊眾身心俱震!或許是懾於文遠方才的神威,當時就有二十餘人扔下兵器伏地請罪,但仍有十幾個盜賊心存僥幸,更是賣力狂奔!轉眼之間便要跑出數十步!

文遠綽戟擎弓,閃電一般射出數箭!隻要弓弦一響,百步之外就必有一人背心中箭撲倒在地!

親衛一個個早看的目瞪口呆,直到文遠連續射殺五人,才興奮的齊聲高呼:“威武!威武!”

一夥棄械投降的山賊看著文遠施展精妙箭技,心中則是暗暗慶幸自己剛剛的明智之舉。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文遠再次亢聲暴喝!轉眼之間,他已經連連射中七人!

逃,必死無疑,降,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如此沉重的壓力,剩下的幾個盜匪心智早已崩潰早已經接近崩潰,乍聞文遠高呼,頓時如蒙大赦,忙不迭跪倒在地,戰戰兢兢膝行回去。

親衛們心悅誠服,拱手拜道:“主公神射!我等拜服!”

這時賊眾跪成一堆,清點人數,共有三十二人,文遠令親衛看管,自己則策馬向那年輕儒生行去。

文遠行到近處,但見那年輕儒生年紀和自己相仿,雖一副儒生裝扮,身形卻魁偉不群。隻是那袍子滿是汙穢,仿佛已經幾個月沒洗,還破了幾個洞,看上去落魄至極。

那儒生也麵有菜色,雙眼憔悴,見到文遠,躬身一禮道:“牽招謝過將軍救命之恩。”

文遠見他雖形容憔悴,卻禮數周全,想必隻是暫時落魄不如意,當下不敢大意,下馬拱手回禮道:

“在下並州張遼,足下何方人士,這是……往何處去?”文遠看了看那口棺材,語氣不由頓了一頓。

那年輕儒生臉色一黯道:“在下牽招,安平人士,先師客死京師,招等身為先師弟子,欲送先師歸葬故裏。”

牽招,文遠文遠並不熟悉,隻知道他先事袁紹,後隨曹操,後來替曹操鎮守北疆,屢建功勳,也是三國曆史上又一有名有姓之人,忙躬身再拜道:“原來是牽先生,足下千裏送師歸葬,孝義令人欽佩,請受張遼一拜,然我觀先生相貌非凡,何以淪落至此境地?”

牽招歎道:“張將軍何必多禮,哎,一言難盡,先師……”

此時張馭已護著劉惠近前,劉惠聽了牽招的話,思忖一陣,突然截口道:

“令師莫非安平樂隱樂文山?”

牽招點頭道:“正是!這位先生是……”

劉惠驚道:“某乃中山劉惠!令師大名,某早有耳聞,然令師為何車騎府中長史,因宮亂之事遭害,早已是三月之前的事,棺柩何以至此地?”

“原來是子惠先生,請恕牽招不知之罪!”牽招一聽來的乃是冀州名士劉惠,忙整衣行禮哭拜道:“先師受何車騎之禍牽連遇害,我與同鄉史路等人冒險收斂先師遺體,載其還鄉,不想道遇山賊,若非張將軍搭救,招於先師俱死無葬身之地!”

劉惠讚道:“千裏扶柩,足下真義士也!何次於昔子貢之事孔聖?”

牽招連稱不敢,文遠道:“先生一路從洛陽來,千裏迢迢,曆盡艱辛,何以隻獨身一人?先生若不嫌棄,何不與某同往下曲陽,某再命軍士沿途保護,送先生回去。”

牽招千裏扶柩,一路多有不便,文遠之邀固然令他心動,可想到帶著一副棺材去做客,心中總覺著不妥,當下一口回絕道:“不妥不妥,將軍救命之恩我已經難以報答了,這件事怎麼好再勞煩將軍?”

文遠相邀再三,牽招始終不願,文遠無奈,隻得令叫過張馭囑咐幾句,張馭連連點頭,領著數騎疾馳而去。

牽招見文遠不再提前同去下曲陽之事,心中稍安,隻是剛才被山賊搶劫,車夫、同窗盡皆逃散,隻剩下他孤身一人,縱然想將樂隱棺樽送回觀津也是力有不逮。

文遠見他窘迫,便命麾下親衛讓一匹馬給他拉車,還使人替牽招拉車,牽招因此對文遠更加感謝。

文遠借此與牽招一同北行,牽招雖然愧疚不安,但感於文遠幾番好意,不忍當麵拂卻,便悶聲不吭的同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