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回到三國當張遼(1 / 2)

六月的午後,一輪白亮亮的日頭火辣辣的掛在西麵空中,萬裏無雲。

地麵被炙烤的裂開一道道觸目驚心的口子,天地如同一個巨大的蒸籠,連道旁本應該鬱鬱蔥蔥的草木也是一片枯敗。

道上,數十名滿是風塵之色的戎裝騎士頂著烈日緩緩向北而行,雖然看上去個個甚是精壯,卻也被這天地之威整治的無精打采,除了低頭行路,沒有發出任何聲響。

天空中突然傳來一陣清越的雁鳴,一群大雁排成一字向北飛去,或許這些大雁是懾於烈日之威,或許是日近黃昏尋找棲息的地方,飛得並不甚高,距離地麵大約百多步的摸樣。

行在前列的騎士中有一軍官打扮的魁偉青年突然按下馬頭,隻見他從鞍側取下雕弓,四支狼牙羽箭閃電般搭上弓弦,弓如滿月,也不知他如何瞄準,四支箭簇如流星趕月般射向雁群,須臾之間,幾聲悲切的雁鳴空中響起,四隻大雁跌落塵埃!

“大人神箭!”眾人齊聲喝彩,幾個精神頭尚好的騎士呼哨著一夾馬腹,出了隊伍去把獵物尋來。

領頭另一名軍官模樣三十餘歲漢子本要讚歎一番,熟料那魁偉青年的箭術表演仍未結束,電光火石之間連珠射出三箭,射落三雁,接著弓弦虛撥數下,竟又有三隻大雁竟離奇的跌落下來!

如果說剛才三箭齊發射落三雁已經讓眾人驚歎的話,而此時,一行眾人則個個目瞪口呆!

良久,還是那三十多歲軍官最先反應過來,撫掌讚歎曰:“文遠神射,和已故飛將軍李廣相比也不遑多讓啊!”

文遠?沒錯,此人正是姓張名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漢末三國時鼎鼎大名,以八百勇士打破孫權十萬雄兵於逍遙津,令吳中小兒不敢夜哭的魏國大將,張遼張文遠!

不過,他又不完完全全是張文遠,或者說他有著張遼的軀體,而靈魂則是來自於一千八百多年後的那個時代!

他是叫張文遠,父母倒也沒敢給他起名張遼那麼逆天,本來二十多歲的小夥子,隻因為愛玩三國遊戲,沒想到竟陰差陽錯的“穿”到了這個令人熱血賁張的年代中來!

“還行吧!至少咱也‘潮’了一把,”張文遠頗有些小人得誌的低笑,同名同姓,本來就讓他感覺格外的親切,將來又是魏國大將,最後也沒被敵人砍掉腦袋,這結果也不錯了,不過如果偶要是穿越前姓曹,不知道會是不是……(作者按:別想歪了,絕不會是曹騰!)

本來張文遠射雁還隻為了打打牙祭,順便檢驗一下自己穿越這一年多來苦練許久的箭藝,到了最後突然心思一動,想看看驚弓之鳥這個典故是不是確有其事,竟然真的將幾隻驚恐的大雁震懾跌落下來。

“什麼?”那中年軍官身高七尺餘,膚色略黑,臉盤稍有些瘦,卻一臉的彪悍,一雙眸子雖不甚大,卻甚是威嚴,此時聽了張文遠這莫名其妙的回答,摸著上頜兩抹短須在那發呆。

“沒事,沒事!”張文遠眯眼笑著敷衍道,心裏也暗罵自己,好呆已經穿過來一年多了,正是剛剛從雁門一郡吏被並州刺史丁原辟為州府從事的那個時段,雖然已經大概適應了這個時代,可是前世那個時候的口語有時候還是脫口就來。

記得當初初到這個時代,又發現自己居然成了遼哥,一向喜歡三國的文遠興奮了大半天!

不過半天之後,亂世的殘酷就迎麵壓來,外有胡虜搶掠,內有苛捐雜稅,百姓貧困潦倒,缺吃少穿,張遼家雖然是雁門大戶,每天吃粟米飯不說,沒有電腦、沒有、連馬桶都沒有,上個廁所都要蹲坑解決,曾經身為一名偉大資深宅男的張文遠足足煎熬了一個月才勉強接受現實。平日裏隻能借習武打發時間。

張遼的身體武功底子本來就好,不久便被招到了並州刺史府丁原麾下當差,與三國第一猛男呂布相見,又讓張文遠激動了一番。

張文文遠滿心想著開啟主角光環把奉先吸引過來,無奈人家呂布眼高於頂,鳥都不鳥咱,文遠暗下決心:“好你個三姓家奴,總有一天俺要讓你跪在俺的腳下搖尾乞憐!”

在並州帶兵了足足一年,不知不覺已經到了189年,這一年,把朝廷當菜市場的漢靈帝總算嗝屁著涼,大將軍何進趁勢招各州郡軍隊入洛陽,想鏟除太監!(筆者也以此為宏願。)

丁原領命帶著呂布、文遠、張楊、高順、入京,文遠瞪著通紅的眼睛提著寶劍,口號喊得賊響:“支持全本,鏟除太監!”當時就想衝進宮裏砍死幾個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