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加強施工企業責任成本管理(3 / 3)

3、責任成本的會計核算

企業進行責任成本核算的時候應當堅持“誰負責,誰控製、誰承擔”的原則對企業發生的直接作業成本、現場管理費用、其他工程費用等進行核算。項目部應當設立責任成本總賬,各成本責任中心設立責任成本明細賬以及輔助賬。比如,各責任中心根據自身的施工需求建立人工費用日報表、材料消耗日報表、機械使用費分配表、小型機具使用表等以及其他直接費用間接費用表單,整理編寫工資計算表、驗工計價表、材料消耗月報表等月度表單。再根據其是否還包含下手的責任中心,可對核算科目進一步的細分。建立起有助於責任成本核算的財產管理與盤點製度、內部價格轉移製度、稽核製度等,並以責任成本為基礎定期的向財務部門報送責任成本控製表。

4、責任成本考核與分析

責任成本的考核是實施責任成本管理的落腳點,同時也是績效考核的關鍵。是評價企業責任成本管理成功與否的決定因素。責任成本的考核可以分為兩個層級:分層考核和集中考核。分層考核指的是上下層之間的考核。比如,領導者對各科室負責人責任成本的考核,各科室負責人再對本科室工作人員責任成本的考試,施工隊隊長對隊員責任成本的考核等。而集中考核則是在分層考核結束之後,項目組組織部分的管理者對總的考核結果進行最終的確定,根據實際的情況再進行細微的調整,以保障考核結果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比如,項目的考核分為三個階段,準備期、施工期和收尾期。施工準備期和收尾期的績效考評結果直接與責任成本完成情況進行掛鉤,而在施工期的考評除了要與責任成本有關,同時要與工期的進度、質量施工是否發生等情況掛鉤。收尾期的考核結果,管理者根據項目總體的完成情況進行細微的調整,從而實現質量與績效相符合。

考核結束之後,相應的分析程序不可忘記。分析不僅僅是對事後責任成本結果的總結,表彰先進責任中心,同時還要對整個責任成本控製的過程進行分析考核。諸如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的超支情況進行分析。以材料費用的分析為例,造成材料費用實際消耗情況與預算不同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盲目采購、價格上漲、施工工藝不優造成浪費、施工不按設計要求進行等等。通過事後認真的分析,查找出差異存在的主要原因,製定措施及時糾正,必要時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總之,責任成本管理是項目成本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減少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徑。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到來,施工企業麵臨著來自國際的挑戰,加強施工企業責任成本的管理愈發的重要。因此,開展施工企業責任成本管理的研究對施工企業的發展可以起到巨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 陳擁軍:淺談施工企業責任成本管理[J].經濟師,2014(12).

[2] 王玉滿:企業加強責任成本會計應用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4(8).

(責任編輯:諶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