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市場拓展的先發性。2012年,國務院正式發布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規劃指出,以純電驅動新能源汽車發展和汽車工業轉型的主要戰略取向,當前重點推進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推廣普及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節能內燃機汽車,提升我國汽車產業整體技術水平。根據規劃,在產銷方麵,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然而一年過去,規劃的目標隻完成了不到3%,據科技部部長萬鋼在今年兩會期間的發言,2012年中國隻賣出了11375輛純電動汽車,而在這一萬多輛銷量中,有80%以上來自公共交通係統的采購,相比2012年的全國1930萬輛的汽車總銷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從這裏可以看出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所麵臨的窘況,但更多地可以看到“汽車風電”在開拓市場上的巨大前景、更多機會。有專家說,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需要打通充換電基礎設施這一產業化“最後一公裏”。其實,“汽車風電”可以繞開新能源汽車配套基礎設施不完善的不利因素,若僅是混合動力汽車配置“汽車風電”係統,完全可以不考慮充電站、充電樁的布局、建設問題,采用“汽車風電”專利技術後,可以把昂貴的電池換用其他低價、容量小的電池代替,大大降低純電動汽車的成本,從而擁有更大的市場競爭力。
3、拓展“汽車風電”專利應用空間,把“汽車風電”能源推向產業化
在汽車領域可以廣泛安裝在采用內燃機動力的轎車、越野車、皮卡車、微型貨車、微型客車、中客、大客、輕客甚至大、中、小型廂式貨車等多種車型上,因為這類車型都具備安裝“汽車風電”係統的車頂蓬條件。如果隨著對“汽車風電”係統進行設計升級,那麼,理論上任何汽車都可以安裝。這樣,每一輛配置“汽車風電”係統的汽車都將成為一座移動的小型風力發電站,若把每輛汽車的發電能源收集、蓄存、集中上網,將是“涓涓細流,彙成汪洋”的效果,其能源資源不可估量。此外,通過測試,還證實“汽車風電”係統可以在自然風速達到6m/s的條件下,即可正常運行發電,這為針對風力資源豐富的地區研發家用風力發電係統提供了依據,開辟“汽車風電”專利技術更廣的應用空間。
三、“汽車風電”能源產業化設想
產業化成敗關鍵在於產業各環節的利益聯結,產前、產中、產後的鏈條有序運轉。在此,從“汽車風電”能源產業的物質基礎、政策基礎、商業模式提出如下設想。
1、迅速實現“汽車風電”係統的規模化生產
以湖北為重點,在全國幾大汽車生產基地,合理布局組建“汽車風電”係統生產企業,在短時間內形成量產能力。2015年前達到年產10萬套生產能力,2020年前達到年產200萬套生產能力,在2025年每年具備500萬套生產能力。使“汽車風電”係統能夠滿足發展“風電汽車”的需要。
2、快速推廣“汽車風電”係統在適宜車型上廣泛應用
首先在新能源汽車上配置“汽車風電”係統,解決目前新能源汽車因基礎設施不配套、滯後而麵臨的困境,配置率在2020年之前達到60%以上。其次,在內燃機汽車其他適宜車型上配置率達到10%以上;在2025年,能夠實現80%以上新能源汽車配置使用,20%的內燃機汽車其他適宜車型配置使用;力爭在2025年全國各類適宜車型配置“汽車風電”係統達到2000萬輛規模,占全國汽車總量約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