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駕崩(1 / 2)

盧清天無言以對,過了許久才說道:“皇命關乎天下,我算不準,但是應該是正月十五到十七這段日子,也就是說陛下還有十幾天的陽壽。哎,陛下有什麼事情我可以效勞嗎?看在你對盧韻之的情分上,我一定做到。”

朱祁鎮搖了搖頭說道:“我一生荒誕,做了一輩子昏君,多虧盧韻之還有你才讓我當了幾年的明君,我此生已然無憾,沒什麼好做的了,替我守護好太子吧,希望他不要像我一樣昏庸,我在這裏謝過了。”

朱祁鎮拱手抱拳就要行禮,盧清天連忙製止住,然後說道:“某一定做到,這也是盧韻之的遺願之一。陛下好生歇息,我告退了。”盧清天轉身離去,朱祁鎮緩緩地閉上了眼睛,好累。

天順八年正月十五日,朱祁鎮第一次昏迷不醒,數名太醫搶救一番朱祁鎮才脫離危險。全靠那些珍貴藥品吊命,朱祁鎮才沒咽了氣。

天順八年正月十六日,朱祁鎮睜開了眼睛,眼中冒出了一絲精光,他知道自己離死期已經不遠了,他要做一件祖宗們都沒做過的事情。

朱祁鎮自幼即位,信寵王振導致了土木堡之變,全國精銳葬送在瓦剌大軍之手,敵軍以少勝多大獲全勝,朱祁鎮卻遺臭萬年。土木堡之後,朱祁鎮被俘,再往後送入南宮之中,鬱鬱不得誌,若不是王振的暗中保護,和後來盧韻之進京後的保護,怕是自己早死在南宮之中了。

當年朱祁鎮一時興起,送給別人一把小刀,這就成了收買看守圖謀不軌,差點被拉去砍了頭,每每想起這事兒來,朱祁鎮依然是一身冷汗。

再後來奪門之變,自己重登大典,又成了為了皇上,開始依然被人認為是昏君,也難怪,經過連年的征戰,百姓皆是民不聊生。每次剛剛平緩下來定是又要東征西討,百姓妻離子散白發人送黑發人,沒有參軍的百姓更是生不如死,因為打仗打的就是錢,所以稅負的增加讓百姓更加難熬。

勝利的消息接連傳來普天同慶,而大家都明白,這仗是非打不可,否則外族入侵,淪為奴隸的感覺天下大明百姓可不願意嚐試,看到明軍的接連獲勝,終於有人開始誇讚朱祁鎮,說他文攻武略樣樣精通。再到後來,盧韻之平定四海,著重發展大明的民生經濟,同時也重視農業,如此大明的百姓越過越好,市麵上也有人對朱祁鎮歌功頌德,好像忘記了曾經朱祁鎮的恥辱和犯下的那些不可磨滅的錯誤。

朱祁鎮認為自己之所以能當上幾年明君,全是托了盧韻之的福,這實際說起來算不得朱祁鎮的功績。如今他要做一件事,驚天動地,恨不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足以給自己的生命畫上一個圓滿的結局。

天順八年正月十六日,朱祁鎮命人草擬遺詔,罷宮妃殉葬!

朱祁鎮的確做到了大明第一位廢除殉葬的皇帝,不管是開朝皇帝朱元璋,還是南征北伐的永樂大帝朱棣,或是朱高熾,朱瞻基都做不到。可是看起來向來昏庸的朱祁鎮做到了,而且不覺讓人拍案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