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瑈剛開始不相信,因為他雖然是篡位的王但是聽了不少關於大明的事情,在他的印象中大明是個強盛的國家,而自己朝鮮的名字也是人家開國皇帝朱元璋給取的,怎麼可能如大臣說的那麼不堪呢?
可是三人成虎,說著說著,連李瑈也信以為真了,更何況他的第一謀士祝他奪取王位的韓明澮也是這麼說的,慢慢的李瑈便自大起來,什麼天朝上國不過是我朝鮮不願要的土地施舍給你們的罷了,還真把自己當回事了。
後來史官還說明朝有個皇帝叫朱棣,清君側用了四年才成功,容那個昏庸天子朱允炆當了四年皇帝。對此李瑈更加不屑了,自己清君側連上準備才用了三年,那自己豈不是比那個明成祖還要厲害,聽說明成祖朱棣是明朝出類拔萃的皇帝,哼,比起李家來不過是一粒沙子罷了。
在這種洋洋自得之下,李氏王朝上下驕傲自滿,所以孟和派使來命朝鮮出兵同取大明的 時候,李瑈連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下來。他的條件就是蒙古人打下大明後,自己在朝鮮稱帝。蒙古滿口答應下來這個代價不大的結果,朝鮮立刻集結兵力攏共四萬人準備隨著蒙古人出戰,直取大明。莫說百姓,就連李瑈這個在位者不是也認為大明不堪一擊嘛,故而所有人都認為取大明誌在必得,十天之內便可拿下大明京城,北京。
李瑈之所以現如今愁眉不展那是因為他看出來了些端倪,若是大明真的如同大臣們說的那麼羸弱,為何蒙古人會這麼嚴陣以待,派出數萬鐵騎出擊大明,大明又為何敢負隅頑抗轉而主動出擊。而今,蒙古人撤走了幾萬人,隻剩下了一半人馬,還退回了蒙古草原,莫非大明是個強國?!
大臣們看出了李瑈的疑慮,他們繼續貶低著大明說的天花亂墜,不由得又讓李瑈囂張了起來,什麼大明,都是毛。大臣們也暗自慶幸,自從李瑈登上王位之後,大明斷了與之的來往,李瑈自然不知道大明的真實情況,群臣指鹿為馬也未嚐不可。人的謊言說多了,自己不由得也就相信了,所以在朝鮮大臣的心中,朝鮮永遠是最強大的國家。
李瑈平換下來,剛想對座下的大臣開口說幾句,就聽到有人來報,說蒙古派使臣前來了,李瑈一愣環顧大臣,然後威嚴的下令道:“讓那野蠻人的使者進殿來跪拜吧。”
傳令的人答是退了出去,眾大臣激動萬分,大聲叫嚷著:“看,蒙古人也不行,現如今得看咱們朝鮮出兵,如此一來才能平定天下了,朝鮮一出天下誰與爭鋒。”過了許久,前去請蒙古使臣的人還沒回來,蒙古使臣也沒有他想象中的那般前來跪拜自己,李瑈又一次皺了眉頭,剛想派人去看看怎麼回事,就見外麵跑過來一個將軍,麵色慘白的對李瑈跪拜完了之後說道:“殿下,殿下,大事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