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夜郎自大(1 / 2)

白勇在孟和做出這個決定後輕鬆了很多,蒙古大軍隻剩一路,派出的先遣隊與白勇率領的精銳部隊接觸過幾次,沒有占到什麼便宜也就退了回去,準備等待到了草原上再一決雌雄。除了這支蒙古大軍有些威脅以外,像是高麗這等小國東拚西湊出來的所謂敵軍,根本不足以進入白勇的法眼。

高麗現在準確的應該稱呼為朝鮮,取自朱元璋曾賜給李氏王朝的朝日鮮明之國的意思,可是老百姓叫習慣了,依然是高麗高麗的稱呼,更別說白勇這個在外化之地長大的人了,所以當白勇見敵軍退了一半,剩下的縮回草原上的時候,他下令突襲高麗,讓這群敢煩我天威的宵小嚐嚐厲害。

李瑈作為現在高麗的統治者,身穿著蟒袍掛著玉帶,望著自己的大臣眉頭緊皺。現如今蒙古人撤走了大軍,高麗就沒有了屏障,先前孟和說若是高麗出兵相助大獲成功之日就可以讓高麗稱帝。

稱帝是高麗統治者的夙願,這麼多年了他們視大明為天朝上國,結果直落了個稱王的附屬國命運。年年稱臣歲歲納貢不說,連大明的高級官員都看不到,最多見幾名四夷館或者鴻臚寺的低級官員,而且那些官員還是愛答不理的,趕上皇帝或者太後壽辰了才能一睹天顏。

當然這些情況還極少發生,多數的時候皇帝連見都不見他們,充其量說幾句萬國使臣來賀朕深感欣慰就一筆帶過了。當然這些情況李瑈是不知道的,他得到這個王位也不是名正言順得來的,而是竄了自己侄子李弘暐的王位,從而成了朝鮮的統治者。

對於此事,李弘暐曾派人向明朝求助過,但當時正值盧韻之和於謙兩軍相鬥的關鍵時刻,哪裏有空管他們的事情,故而李瑈心安理得的登上王位,沒有受到天朝上國的阻攔。對於大明李瑈還是心存懼意的,在他看來大臣們所描述的太不可能了。

為何這樣說呢,朝鮮李氏已經於大明斷交許久了,大明國內穩定之後於謙曾派人痛斥過李瑈說他清君側無名,是篡位亂臣得權,不得稱王,需親自前去大明跪拜大明才能繼續冊封他的王位。

對此李瑈嗤之以鼻卻又不敢前往,怕弄不好就有去無回了。據去過大明的大臣描述,大明的人把朝鮮尊為天朝上國,百姓見到朝鮮官員都要跪拜,皇帝也得鞠躬行禮。

李瑈詢問他們大明的兵力國情如何的時候,大臣們回答說大明的士兵身體羸弱不堪每個都吃不飽飯,朝鮮使臣都看的不忍心了,拿出餅來接濟他們,士兵們就不顧將軍號令前去分食,猶如餓死鬼托生一般,大明官員無力阻攔民眾,隻能訕訕的賠笑。

至於民眾更加麵黃肌瘦,多數住在山洞或者地窖裏,從土裏刨食,街上一片蕭瑟,隻有皇都北京被偽裝成繁榮的模樣,連使臣騎得馬他們都沒見過。

對於這些描述李瑈有些不敢相信,他曾問過大臣為何大明如此不堪,朝鮮還要年年納貢歲歲稱臣呢,又為何不取而代之呢?大臣們皆回答上天有好生之德,曾經朝鮮幫助大明打下了江山,然後嫌他們太窮了,窮山惡水難以發展才把大明還給了漢人,即使取而代之也沒什麼用,大明的土地種不出糧食來。每年的進貢也不過是處於仁義,而給貧窮的邦國的援助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