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送君去赴死(2 / 2)

石彪收起了內心的彷徨與自責,領兵追擊了出去,寨門大開,阻攔的士兵被打昏捆了起來扔到了一旁,石彪率領著五萬嫡係朝著蒙古人逃命的方向追去。

朱見聞和晁刑以及商妄,站在寨頭的瞭望台上冷冷的看著西側大營衝出的石彪人馬,晁刑終於忍不住說道:“你就如此放縱他們,那大軍還如何帶領,軍紀何在軍威何在,再說你就真忍心看他們............”說到這裏,晁刑突然閉口不言了,看來是不知道該如何說才好。

商妄卻接口道:“你不覺得這部分兵馬在咱們的隊伍裏才是最不安定的因素嗎,每次出問題的都是他們,聽調不聽宣的也是他們,依我看敗壞軍紀恰恰就是這幫人。”

“不錯,商妄說得對,北疆守軍有十萬之眾,其中七萬乃是石家的嫡係,七萬中有五萬是可戰之士,正是剛才擅自大開寨門出去追擊的這夥人。他們若是混在營中,反倒是與我發號施令不利,就算盧韻之來了,也難以迅速收服他們,到時候他們就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不如就此機會除了他們,神不知鬼不覺,石亨在京中也有苦難言,怪罪不到咱們身上,更引發不了矛盾隻能怪石彪魯莽而已。到時候石彪若能有命回來,再把他調去守城,也就出不了什麼大事了。他們必敗無疑,咱們安營紮寨耽擱了一些功夫,我估計等他們追上那夥殘軍的時候蒙古人的援軍也該去剿滅他們了,若是石彪死在蒙古人手裏,連調他去守城也都省了。”朱見聞說到。

晁刑冷豔看著朱見聞,覺得他太過於心狠手辣,為了排除異己竟然眼睜睜看著五萬人出去送死,而這些人可是大明的子孫,也有爹娘也有妻兒啊。

朱見聞歎了口氣講到:“其實,我也是無奈行事啊,這般作為希望能多消耗敵軍的主力大軍,這些追擊的壯士也算死得其所了。出征前,盧韻之曾對我說過,遲早要把石亨拉下馬,隻是他手握兵權,若是輕易動他,難免再其兵戈,大明子弟自相殘殺百姓重新在自家的土地上受苦受難,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不如盡早剪掉羽翼來的妥當。這是他的原話,其中深意不言而喻了吧。”

朱見聞說完便走了,商妄對著獨自發愣的晁刑輕聲說道:“老爺子,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統天下者必無良心,過分的仁慈隻能害人害己,盧韻之是個好主公,是個重情義的人,同樣他也有統治者該有的心狠手辣,這才是我追隨他的原因或者說是我懼怕他的原因。”

商妄說完也走了,隻有晁刑依然望著還在出營了石彪兵馬發愣,五萬人哪裏有這麼快就出營,隻怕是到了戰場上他們覆滅的速度可能要比出營的速度快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