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商討政變(2 / 2)

盧韻之讚許的點了點頭,說道:“盧某在此謝過徐兄了,我說一下計劃,待我說完打大家有意見的可以補充。首先我們中正一脈並不是把自己擇出來不管你們的生死,我們在暗你們在明,一明一暗相得益彰。明眼人都知道你們是受我們指示,所以一旦失敗,我們也難逃幹係,大家不必為這個擔憂,其中利害我剛才也說了。之所以我們在暗處,那是因為暗處所需要的能量更大,而你們不具備在暗處的素質。”

眾人一陣沉默,盧韻之所言直率坦然,確是如此。“首先是兵力,石兄負責的是京城防務和內城城門,到時候你的位置很重要,就是讓張軏引兵入城。張軏你利用邊關軍報領一千兵馬入城,屆時石將軍會給你相應的便利。剩下人等去接朱祁鎮出南宮,直至大內皇宮,宣布複位。”盧韻之說道。

楊善眉頭緊皺,欲言又止,盧韻之側目說道:“楊老,有話就說。”楊善也不客氣講到:“有三點問題,第一宮門不是我等能左右的,若是被堵在門外又該如何?巡城官兵可不是好惹的。第二,於謙引兵入城,或者大內禁軍殺出來那怎麼辦?第三,南宮近日增派了守軍,深夜去接朱祁鎮,恐怕要刀兵相見啊,況且於謙在城外有大軍,我等萬一不能及時進宮,綜合上述幾點,進退兩難被雙麵夾擊豈不是要失敗。”

盧韻之看了看楊準,楊準答道:“伯父莫要疑慮,韻之早就有所安排。首先,我劇中策應,帶著強兵相助,巡城官兵會盡數被我控製。至於宮門可以先接出朱祁鎮後,讓他以太上皇的身份叫開城門。若是不能咱們還有後手,事關機密不便透露。至於於謙城外官兵和大內禁軍,張軏一千兵馬入城後就是用以防守和突擊所用,當然秦將軍和廣將軍會領兵阻攔城外兵馬異動,咱們速戰速決,城外還沒打起來,城內就已經複位成功了,下達皇命他們不敢不從。給大家吃個定心丸,咱們宮內還有曹公公在內輔助,一旦情況有變可以隨時發動小股力量在宮內擾亂秩序,分散禁軍實力,當然若是有必要的話挾持朱祁鈺逼宮,也未嚐不可,不過那是下下之策,不到萬不得已,我們不會用的。至於伯父所擔憂的第三點,更是不足為慮,你們盡管去接應,在朱祁鎮所在的南宮不過隻有三百人罷了,或許你們到了時候,人都沒了。”

楊準說的不明不白就閉上了嘴,陰冷的笑了笑,眾人不寒而栗卻不敢深究,楊準的位置最為保險,所謂劇中策應就是不用像石亨徐有貞一般拋頭露麵,即使失敗罪責也落不到他身上。剛才楊準所言較為清晰,卻又有含糊其辭的地方,不過眾人也不爭論,畢竟楊準是盧韻之的嶽父,也算是中正一脈的人,其餘人等沒有想要與他相比較的心思,大家都是聰明人,唯親是用亙古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