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的疑點還有:
一 襲擊前美軍向珍珠港突然調派大量的醫藥物資和醫護人員,並在襲擊前一天通知取消第二天的休假,進行戰備值班(襲擊當天是星期天),這是有檔可查的。
二 一些不合常理的軍事調動,在襲擊前美軍將一些戰鬥機分散到偏遠的小機場,而留在主機場的飛機則空著機庫不用,整整齊齊擺在跑道上,給人一種所有的飛機都在的假象。襲擊開始後升空作戰的飛機都是小機場起飛的,這在大片《虎、虎、虎》、《珍珠港》中都有描寫。
三 在襲擊結束後,美軍以驚人的速度將擊沉的軍艦打撈出水,並在非常短的時間內修理好,並且進行了改裝,使這些軍艦的戰鬥力上升到新的水平。軍艦的改裝是非常複雜的,要將新裝備對軍艦的影響都要考慮進去,當這麼多的軍艦需要改裝,僅圖紙就要花費好幾個月的時間,更不用說各種設備、材料的采購與生產。當這些軍艦開始改造時,工人們發現什麼都是現成的,包括圖紙、武器、雷達都是現成的,好像在等待這一天似的。〔“加利福尼亞”號、“西弗吉尼[6] 亞”號後來被打撈起來,重新參戰。美軍也對沉沒的“亞利桑那”號進行過探察,看看是否有打撈的可能,最後見實在沒有希望,就將暴露在水麵上的艦體拆除,水底部分的艦體仍留在沉沒的地方。1962年12月7日珍珠港紀念日,在該艦的殘骸上建成珍珠港紀念館,現在已成為夏威夷最著名的遊覽勝地。“俄克拉荷馬”號後被扶正,並被拖走,雖然也進行過修複,但徒勞無功,後於1944年9月退役,1947年5月17日在拖回美國本土的途中遭遇風浪沉沒。“猶他”號是1909年下水的老戰列艦,已拆除了大部分武備而被降格為靶艦,所以美軍沒有進行挽救。布雷艦“奧格拉拉”號建成於1907年,是珍珠港內最老的軍艦,早已極少升火起航,據說連煙囪裏也有海鳥築巢,自然美軍也不會進行修複。所以實際上美軍在偷襲珍珠港中最終的損失,就隻有這四艘軍艦。〕
四 在偷襲的前一天晚上,珍珠港的軍艦就曾擊沉一艘參加偷襲的日軍艦艇;即便這個事件沒引起美軍的警覺,那麼,在日軍飛機飛向珍珠港時,美軍駐珍珠港的雷達兵曾向上級彙報“發現大量可疑飛機”,這樣的情報竟然也被疏忽過去了。
五 夏威夷地區的防守原來是由陸軍主管的,1940年夏威夷美國海軍方麵提出了強化防衛的建議,1941年1月海軍部長諾克斯對陸軍部長史汀生提出了夏威夷海軍基地極易受到突然襲擊,為此需要舉行旨在加強防衛的陸海軍聯合演習的建議。史汀生在2月7日回答的題目是《夏威夷珍珠港的防守》,內容包括夏威夷防守的地位和對夏威夷陸軍指揮官和海軍加強協作的指示。1941年1月27日美國駐日大使約瑟夫.格魯(Joseph C. Grew)在發給國務院的電報中有這樣的內容:“日本軍方似乎正在計劃在美日失和的時候襲擊珍珠港”,這個信息引起了陸軍部和海軍部的重視,研究的結果表明襲擊珍珠港在技術上是可行的。4月1日總參謀長馬歇爾在情況判斷中表明:“日本帝國在過去的戰爭行動中沒有發布過宣戰書,……,對夏威夷的襲擊應該是由在高速巡洋艦支援下的航空母艦進行的高速入侵”。在此之前,根據2月7日史汀生的指示,夏威夷陸軍司令官肖特中將和海軍第十四軍區司令布洛克少將在3月28日製定了《夏威夷沿岸前線共同防守計劃》;4月9日,夏威夷海軍航空兵司令貝林傑少將和陸軍航空兵司令官馬丁少將也製定了《陸海軍共同航空作戰協定》。這個協定所想定的情形是:進攻的日本航空母艦是六艘,時間在一個星期天的拂曉——和後來發生的事情一模一樣。所以,珍珠港受到了襲擊,對美國陸海軍來說,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為從中央到地方都已經預想到了珍珠港可能受到襲擊。當然根據這些資料,“羅斯福的陰謀”也可以說是不存在的,因為不可能是“羅斯福自己”的陰謀,除非陰謀論者們把所有美國軍方都算成陰謀的參加者。
有關解釋
正是有這麼多的疑點使許多人認為,珍珠港事件是美國的陰謀。美國早已獲知日軍的偷襲計劃,珍珠港事變隻不過是羅斯福的苦肉計。因為當時美國國內孤立主義思想非常嚴重,使得羅斯福總統很多援助英、蘇、中等國的計劃受到掣製,而作為極富遠見的傑出政治家,羅斯福很清楚,如果不及時援助正在艱苦奮戰的英、中、蘇等反法西斯國家,等到軸心國確實控製了歐亞大陸後,美國將無力獨自抵抗已經根基牢固的德、意、日軸心國。所以早參戰比晚參戰有利,但國內的孤立主義隻圖眼前利益,不願參戰。因此羅斯福不惜以珍珠港為代價,喚醒民眾的覺醒和敵愾,粉碎孤立主義思想。同時還必須讓日本偷襲成功,才能激起粉碎孤立主義者參戰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