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啤酒廠甚至重現了供不應求的昔日風光。一次,計經委一位同事結婚,想盡辦法也買不到婚宴用的啤酒,排隊等又不趕趟,無奈之下找到翟青,說“翟主任,趕緊幫我買些啤酒吧。”
翟青以實際行動為自己贏得了信任。自此,不管是主要領導還是同事,都支持他放開手腳幹工作,“在工作環境上,那幾年是非常好的。”
“那幾年,做了一些事情”
提起在西藏的工作,翟青對自己的評價是“那幾年,做了一些事情”。
其實言猶未盡。在西藏三年,兩個春節在拉薩度過,無暇探望繈褓中的孩子都是為了手頭的工作,當得起“盡心盡力。”
而同事對他,亦是有口皆碑。大家對他的評價是:想幹事,會幹事,能幹事。
翟青說“我剛開始去的時候和後期工作中是不一樣的。剛去時一腔熱血,初生牛犢不怕虎。實際上西藏有它自己的特點,有它自己的實際情況。怎樣把自己對中央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同當地實際情況結合起來,拿出一些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建議和措施出來,才是最重要的。”
1996年初,西藏自治區組建經貿體改委,翟青出任副主任,同時兼任自治區房改辦主任。除了負責企業發展改革,又負責起住房製度改革。根據國家以及自治區有關房改政策,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他牽頭製訂了《自治區城鎮住房製度改革實施方案》以及配套實施細則,僅起草的文字材料就有近10萬字。同時著手組建了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標誌著涉及到千家萬戶切身利益的自治區住房製度改革邁出了實質性步伐。到1 997年10月,投資近7000萬的拉薩市第一期安居工程如期竣工。翟青負責的這項工作得到了國家房改辦的肯定。
另一項讓他印象深刻的工作,是在自治區政府領導下,搞了一場“百人百日企業大調研”的“雙百行動”。由自治區領導牽頭,經貿體改委具體組織,會同相關部門對自治區的國有企業基本情況進行大調查。
翟青介紹說,當時內地企業改革改製改組進展比較快,自治區這方麵工作相對滯後。原因在於,企業家底不是太清楚,經營狀況不清楚,改革方向不清楚,具體的改革措施不知如何下手。
為掌握一手資料,翟青在負責協調相關工作的同時,還帶隊調研了近30家企業。這場“雙百行動”最終曆時3個多月,調查了660多家自治區國有企業,涉及職工6萬多人。調查範圍之大,涉及麵之廣時間之集中,在自治區企業工作史上堪稱前所未有。通過大調研,摸清了家底,找準了問題。
情況既明,對症下藥。經貿體改委根據調研情況形成了《加快西藏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向自治區政府做了詳細彙報,對國有企業改革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如何使企業管理工作走向程序化,規範化製度化,是翟青在工作中思考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在經貿體改委黨組的領導下,翟青組織有關處室製定了《國有企業技術改造資金管理辦法》,《西藏自治區“510”工程項目申報程序》,《西藏自治區“510”工程實施技術改造,新產品開發、拳頭產品培植項目管理辦法》、《西藏自治區邊境配額貿易機電產品進口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等。
翟青深知,企業管理現代化,科學化,“人”的因素至關重要。針對自治區部分企業領導幹部業務素質不強,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狀況,他組織了共有50多人參加的自治區企業領導培訓班,邀請區內外專家學者授業解惑。此舉不僅贏得了企業領導的歡迎,而且得到了自治區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