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寒乍暖,故國的北風,刺骨的大雪,還有阿壩草原上飛馳的駿馬,盤旋的雄鷹,從踏入大梁地界是已經成了思戀,回憶。
想起秋君給我講的漢家女兒的故事,獨在塞外,尤抱琵琶的王昭君,她的心境是否跟我此刻一般,此去前程無人津,天涯路漫漫,故裏何時歸,北往的鴻雁,能不能替我問問家鄉的青草,萋萋蔓蔓何時綠?
大梁,別樣的風情,秋君的描述,江南水鄉,繁錦盛世,多情的才子,翩翩的洛水佳人,隻是我覺的他的形容,同我看到的大梁差距甚遠,熱鬧的街市,繁花簇景,歡聲明語,來往的馬車,富麗的房舍,瓊樓玉宇,隻有畫中的景象才有這般的可人憐。
我的心一下子被拴在了這兒,這兒不正是北荻人心中的天國,沒有寒冷,沒有饑迫,衣錦華麗,醒有珍品肴,醉有甘露漿。
隻是,我知道這兒的一切與我們無關,作為戰俘,我們被帶到了鳳凰台。
鳳凰那是漢族人的信仰,一種羽翼閃閃生輝的神鳥,象征著世間一些美好的東西。鳳凰台,如此華麗的名字,光鮮亮麗,隻可惜了這已經不是前朝的鳳凰台罷了。
鳳凰台立在大梁皇宮的北角,殘垣破漆,深深的圍牆,阻隔了裏外,昔日琉璃白瓦,現在已經剝落不堪,荒草長在了牆頭,顯是許久沒有打掃,一股刺鼻的惡臭從裏麵散發出來,時不時還有女人瘋癲的尖叫傳出。
而我們的歸宿便是這座鳳凰台,裏麵的姐姐說,這座鳳凰台是前朝大晉建立的,大晉的最後一位皇帝,附庸風雅,喜好美色和奇珍,將得來的金銀寶器,香車美女,盡數搬進了鳳凰台,終日在裏飲酒取樂,後來大晉滅國,這位皇帝自刎在了鳳凰台。遂有了大梁的開國皇帝,為了警示後世,便把鳳凰台變成了宮中最汙垢的地方,浣衣,喂馬,淨恭。
鳳凰台起初關押的都是前朝遺留下來的宮中女眷,她們終生在此勞作,後來死去的人越來越多,勞手不足,便成了關押犯人,女眷,俘虜的地方,終其一生,勞作之死。
在每個清晨,在司教娘的棍棒下打醒,都會發現有新的人死去,就像那位告訴鳳凰台的姐姐說的那般,總有些從小養尊處優的小姐,受不了屈辱,選擇的死亡,而她,也是其中一個吧。
那個下著雨的早晨,她死在了浣衣池中,估計是被水浸泡了一個晚上,顯得人有些浮腫,瞪大的雙目,五指張開,似乎看到了什麼東西,想抓住,事實上她就是這麼死了,沒有人落淚,司教娘罵罵咧咧的招人將她抬了出去,繼續盯著我們幹活。
還不知道她叫什麼名字,多大了,就這般沒有聲際的走了。
有時候,抬頭望望巴掌大的天空,努力的汲取那自由的空氣,晚上做夢,變成了一隻長著翅膀的小鳥,可以遨遊藍天,自由自在,縱然要拿一生換一天,也是願意的吧。
我隻記得,鳳凰台的南角落的那棵梧桐樹,青黃交替了四次,比我來的時候粗壯了些,是的,這是我來鳳凰台的第四個年頭了,跟我一批的北荻人,剩下不到十之二三,有反抗被亂棍打死的,有因為食物餿臭不忍食餓死的,有想不開自己選擇死亡的,這裏每天都會在上演死亡的鬧劇,下一個說不定就是你身邊的誰了。
活下去,看看外麵的世界,剛到大梁時的光景,依稀還在眼前,活下去,希望可以再看看外麵的時光,哪怕一天,死了也心甘情願。
又是在一個淅瀝下著小雨的早晨,司教娘用棍棒打醒了還在熟睡的我們,也好,可以趁著這免費的雨水,清洗一下身上的汙垢,四年來,隻有這下雨的時候,我們才能夠清洗掉一身的髒漬,我貪婪的享受著這片刻的清歡。同時手中的髒衣還得不停的洗淨,看著堆積如山的衣服,洗不完連餿臭的飯都沒得吃了。
“咯吱”一聲,鳳凰台的木拱門被推開了,我懶得去看,已經習慣了,不時的都會有新的犯人被關進來,這個囚籠,從不會人滿為患,反而進來的人多了,留下來的人少了。
“小林公公,哪兒陣風吹您屈駕過來!”司教娘諂媚的笑語聲引起了我的好奇,轉頭看去,四五個小公公捏著鼻子,小心戰戰的挪動著腳,生怕踩到什麼不幹淨的東西。
司教娘正欲迎上去,一個女犯昏倒在了她腳下,擋住了她的去處,司教娘惡狠狠的用腳踢在她的腹部,罵了聲死東西,一腳踢開,陪笑道“小林公公,又接了什麼好的差事,聽說您現在可是喜公公的義子了,他日飛上了青天,別忘了照顧一下老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