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不知雲中月(1 / 2)

我轉過頭,看見阿昌一雙微笑的眼光看著我。這種充滿善意的眼光,一時讓我感覺很難判斷是真心還是假意。

我那時候隻是個局外人,沒有心機,也沒有什麼欲望,甚至從沒有想過要在印度長時間留下去。我根本不曾想過去了解阿昌和石子霖兩個人心裏的念頭,也沒有想過這會對我有什麼影響。

圍住一個局部的敵人,以之為誘餌吸引其他地方的敵人增援,其真正目的是打增援的敵人並達到殲滅援敵的戰役目的,這種戰術便是圍點打援。還有一種計策,是在圍點打援的基礎上進行反圍殲打援。石子霖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決定應用這種戰術來奪取孟買。

如今天下雖亂,但真正可以問鼎江湖的,不外乎三股勢力。一、西方人才濟濟的米布勢力,二、石子霖控製的根深蒂固北方四邦勢力,三、東部藏南地區翹首邊疆的強巴帶領的勢力。

米之河被軟禁在新德裏後,雖然米布不得人心,且能力有限,但大權在握,手下精兵強將不勝其數,是最有希望一統江湖的人,但如今深陷在西部巴基斯坦黑幫的入侵中而不能自拔,麵對這片亂世,隻能扼腕而歎。而東部藏南地區離內陸十分遙遠,中間隔著一個孟加拉國,強巴即使有逐鹿內陸之心,短時間內怕也無計可施。

如今看清形勢,正是石子霖自身一展抱負之時。隻需在米布無暇東顧之際,趁機奪取東南部幾個省邦的勢力,天下格局即可大定,到時二十八個省邦而得其十,隻需穩守防線,哪怕隻是與米布拚後勤,自身也已立於不敗之地。

而若要奪取東南勢力,必須先奪取馬哈拉施特拉邦。奪取馬哈拉施特拉邦後,石子霖的勢力版圖恰可以將整個印度分割開來,形成東西兩部分。一方麵,可以將現有的米布勢力一刀切斷,使其首尾難顧,另一方麵馬哈拉施特拉邦是印度最富裕的省邦之一,控製之後,很大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自身的財力物力,為以後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一舉而兩得。

馬哈拉施特拉邦最大的勢力是濕婆軍。濕婆軍穩居孟買幾十年,雖然偶有波瀾,除卻穀之矛控製的城市奧蘭加巴德,始終牢牢控製著馬哈拉施特拉邦的黑幫勢力。更兼這些年來濕婆軍首領帕博爾始終唯米布馬首是瞻。若要奪取馬哈拉施特拉邦,首先就需要滅掉濕婆軍。

石子霖是不想打消耗戰的,要想奪取天下,就必須要要快,要在米布從自身的西麵戰場抽身之前快速出擊,不然,一切都是空談。時間是短暫的,他隻有這一個機會。也許過了這個時間段,就再也沒有機會建立優勢。他決定孤身犯險。當然,他知道自身的影響力還是不足,最終他將北方四邦十二個兄弟中的五個拉了進來。

臨行一刻,他說動了穀之矛參與進來。他對古之矛許諾:“濕婆軍一滅,馬哈拉施特拉邦北方地區送你。”古之矛慷然而諾。

他相信,濕婆軍必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殺死石子霖、削弱石子霖幫派勢力、滅了穀之矛、一統馬哈拉施特拉邦,這對濕婆軍是一種抵擋不住的誘惑。

他找到阿昌:“事成之後,送你半個孟買。”阿昌欣然從命。

果然。石子霖授意阿昌綁架了帕博爾的父親後,帕博爾派人圍住了他們。一切如意料之中,帕博爾圍殲打援之計固然高超,石子霖反打援之計卻更高一籌。石子霖方派出了援軍的誘餌,帕博爾打援的隊伍反而成了被打的沙袋。

石子霖相信,今夜過後,濕婆軍再也不會有翻身的機會了。

帕博爾雖然不在現場,但石子霖知道這個濕婆軍的首領不會在乎他親人的性命。刀口舔血的生涯,早就練就了帕博爾一幅鐵石心腸。石子霖心裏很清楚,即便現在把人質中帕博爾的父親殺死了,帕博爾也不會驟然發作而命手下人殺死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