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華:孟軒四季有好茶
湖北藝術名家檔案
作者:張豔華
田華,又名孟軒,1965年生於武漢,現為首都師範大學現代水墨研究所研究員,湖北省國畫院專業畫家,湖北省中國畫學會專業畫家,武漢畫院特聘畫家。
這裏的孟軒其實就是田華,據他所說,無論是在作品落款上,還是在稱謂上他喜歡人們這樣稱呼。他是一位身處熱鬧都市卻是極喜歡安靜的藝術家,喜歡躲在自己25樓的工作室,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正如他說:一個人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並且能養活自己和家人是人生最為幸福的事。他對繪畫、書法、詩詞、篆刻樣樣癡迷,信手拈來。多年來默默地進行著自己的藝術創作,遠離江湖味道濃鬱的藝術圈,生活在平平淡淡之中,就如他那一幅幅充滿詩境的水墨畫,素淡安寧,他深厚的藝術功力和藝術探索,讓他在書畫界的影響日益深遠。
走進孟軒先生的畫室,豐富而精彩。畫室中隨處都堆放著他的畫作、印章,除了那個高而寬的畫案,還有一麵牆專門用於繪畫。因為喜歡喝茶,所以設有專門的茶桌,沒事的時候坐下來泡杯茶或與朋友對飲,或靜靜讀書,是他繪畫之餘最常見的狀態。為了擺放厚重的畫冊和數不清的書本,他專門將兩間房拆除,把四周牆壁定做成了書架。
孟軒藝術曆程貌似簡單,可三十多年來他潛心於藝術,成為了一個喜歡安靜的城市“隱逸者”,默默將自己的那份喜愛紮根於靈魂的深處,投身於他所摯愛的藝術事業中,過著平淡的生活,可那些繪畫、詩詞、印章都見證著他的青春和人生。“如果執著於熱鬧與欲望,哪裏還能有心思做學問,更何談創作?”一句話道出了他趨於平淡生活的緣由。
孟軒的作品中透露出中國文人的精髓和氣質,似乎沒有現實社會的煙火氣。遠山、小屋、花鳥、草木,他的畫麵經營的非常小心,為了達到詩意的視覺效果,小心渲染,必要時候加上明確的線條,絕不多染多畫。他的畫意頗為寂寞幽冷,但又不絕望肅殺,平實中有奇崛。
孟軒喜歡寫生,善於用水墨寫生,他認為隻有寫生才能加強自己的藝術創作能力,這是一個藝術家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所以他的作品呈現著內心的獨特感受,他的精神在自己的畫作中自由出入,畫麵中所形成的詩意和意境,由畫麵自身自然而然地達成。
談到為何對水墨水畫情有獨鍾,孟軒認為:任何一種藝術方式都是為了表達藝術家的內在感受,水墨、油畫、雕塑、版畫、水彩水粉隻是工具、載體不同而已,隻是藝術家用自己熟悉的材料和工具表述自己對物象的一種感受而已。我自幼習水墨,它能將中國人骨子裏的氣息表現的更為透徹。
中國畫是靠筆墨來反映大千世界、宇宙自然的,又與民族文化息息相關。水墨畫是中國傳統繪畫主要的表達形式,它不僅代表了一種繪畫的形成,還反映出中華民族的哲學精神,並且融合了書法、文學和倫理價值。每一個學畫者都有一個研習古人繪畫風格、摹仿古人繪畫技巧的臨摹階段,但“師事古人則可,為古人奴隸則斷乎不可”。作畫須優人古人法度中,縱橫恣肆,方能脫落時徑,洗發新趣。孟軒認為學習古人不可不熟,熟不可不化,學習的越多,拋棄的就應越多,“忘記皴法”是孟軒時常所提到的藝術觀點,掌握再忘記,就是指從生到熟,再從熟到生,從學習中摸索,從摸索中積累,方可有自家之麵目。
孟軒的畫,簡淨、平沉、淡遠、靜寂,其中,蘊涵著一種迷離。這種迷離是一種“孤雲獨去閑”的情調,體現著傳統中國文人的追求。
說到目前以市場為主導的中國畫創作,孟軒認為,現代的中國畫隻承襲了形而下的筆墨圖式,卻舍棄了大師們藝術創作的追求精神。藝術家普遍喪失對藝術創造的理想追求,變得更為實際更為勢利。
中國畫要想重獲藝術新生,必須要成為現代藝術的一種,具有其獨特魅力。通過幾十年的實踐和積累,孟軒的畫作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具有自己的藝術麵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