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古老的平遙(1 / 2)

古老的平遙

塞外隨筆

作者:屈春梅

站在那座古老的城門前,我不敢挪步。

我這雙鞋,曾踩在車流擁擠的柏油路上,踩在人潮如水的電梯上,踩在瘋狂喧囂的迪廳裏,我衣服的紋路裏,充斥著城市上空的廢氣味。我的身上,有著太多的現代氣息。我不知道,我的到來,將給這座古樸、典雅的小城帶來怎樣的災難。小城,默默矗立在那裏,像極了一位端莊的母親,在經曆了太多的風霜雪雨後,卻依然沉靜。麵對她的滄海桑田,我有太多的向往,我猶豫卻無法控製自己的腳步。

通過那一麵厚厚的城牆,平遙,就用她寬厚、博大的胸懷擁抱你了!

那窄窄的石巷,古老的建築,沉浸在潮濕的空氣中;屋簷下的橫梁,雕刻著精美的花紋;久經風吹日曬、發白了的木頭招牌;鏤空花的門廊,古樸的木格門窗;櫥窗後麵,那精致的古玩;迎街高掛的大紅燈籠……一切,都讓你有穿越時空隧道的感覺。

我們隨意在街道漫步,浸潤在古老的氣氛中。

平遙的居民,院門大多敞開著。我們走進一家院落,三五個孩子圍著一方矮桌,寫著什麼。男孩子、女孩子,都把他們圓圓的腦袋擠在一起。望著他們親密的身影。我的眼前映出一幕熟悉的鏡頭,或者,那是我塵封已久、無人開啟的童年記憶。一樣的矮桌,一樣的古舊的屋簷下,三五戶人家住一個院落。院中,一口永遠也喝不完的甘甜、清涼的井水,養育著我們如井水般清純的人們……站在那一雙雙純淨的目光裏,我不願離去。我堅信那油漆早已脫落的熟悉的小桌上,一定有我伏過的身影,我不由得想去觸摸它,看是否仍有餘溫,院中的某一方青磚上,一定印著我當年奔跑著的足跡,那低矮的屋簷下,依然會存留著我和玩伴朗朗的笑聲。

臨街的一麵店鋪裏,售貨員熱情地為你介紹各種古玩玉器,買不買,隨意。你來,是她的顧客,你不來,她也不會招攬你。不知是誰說過:“金銀是錢,財寶是物,而玉是生命。”那麼,這裏的每一塊玉,都是一個靈性的生命,我便有理由相信,必會有一塊是與我有關的玉。

平遙,用她古老、豐厚的文化,孕育著這裏的人們。

拉車的老鄉,一邊蹬車,一邊講解著這裏的風土人情。他說,這裏的家家戶戶都會做一種月餅。平時,家裏的人舍不得吃。由於它是一種烤製食品,能夠放好長時間,便用小竹筐吊起來,留給老人、孩子,招待賓客。我們到的那天,正好是中秋節前,所以,很幸運地從一家小攤上買到了這種食品。那是一種薄薄的、泛著焦黃的餅,中間夾著一層薄薄的糖,酥脆、爽口、不油膩,一如這裏純樸的人民。

我們來自那個人與人之間被冰冷的高樓大廈相隔很遠的現代都市裏,快節奏的生活使我們的居住空間比鄰天涯。但我們卻從沒有懷疑過陌生的老鄉會帶我們到危險的地方。從他那被歲月打磨的粗糲的臉上,我們看到的滿是真誠。哪些地方值得去,什麼食品更適合我們的口味,老鄉都熱情地一一介紹。我們每到一個地方,老鄉都在遠遠的地方默默地等。有的地方三輪車進不去,他便把車停好,步行著把我們領到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