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翠當歌台灣行
塞外隨筆
作者:劉少華
我向往台灣,不僅因為它是我心中詩化的寶島,而更緣自奚秀蘭《高山青》裏的“阿裏山的姑娘美如水、阿裏山的少年壯如山”的動感,緣自鄧麗君《小城故事》和《何日君再來》歌聲的純真。當塞外第一輪雪花紛飛的時節,我的夙願在追求中化作大海的召喚,成就了一次尋夢的踏浪之旅……
歡快的“草原之星”康輝赴台旅遊專列,載著我們從呼和浩特駛發。一路上黃河、長江,一時間北疆、南國,多少蒼勁的領略,多少濃情的澎湃。這縱越穿行、五彩斑斕的積蓄,豐滿著我們赴台觀光采風的行囊。列車抵深圳,我們轉乘汽車經皇崗口岸入落馬洲口岸。走進繁華的香港,維多利亞港灣的靜美,金紫荊廣場的堂皇,都沒有過久留住我們急促的腳步。我的心隨著海空翩飛的海鷗,早已飛向台灣,飛向那青山綠水碧透的家園。
真也天公作美,雲霧開啟,我們從香港國際機場展翅飛往高雄。高雄,台灣的島南重鎮,它在五彩的燈火中溫婉地迎接著我們。嚐罷可口的台灣風味餐,安頓好住宿,我們急切地登船遊愛河。岸畔“獨占鼇頭”的城雕,霓虹彩幻中的樓宇,遠處高雄港巍峨的雄姿,還有導遊小姐微笑如花的講述,令我們沐浴在愛河悠悠的朦朧裏。那話語,那風情,那融洽,那愜意,一切都是自然親切,一切都是其樂融融。夜遊返回國賓大飯店,還想登高遠眺。俏麗的女接待款款引導我們上達24層咖啡廳,請我們憑窗俯瞰、居高拍錄。在優雅的禮遇中,我們又進得客房倚床看電視。台視頻道多多,大陸電視劇《甄嬛傳》在此熱播。“他鄉遇故知”,實乃喜出望外了!這一夜,我們夢在高雄,好生快慰!
高雄晨早,霞彩和著翠鳥歡鳴,掀開台島之南柔曼的麵紗。驚慕中,我們一睹她風華萬頃的芳容。穿富有閩南情調的街區,觀高雄曆史博物院,遊荷蘭打狗領事館,登蔥蘢山嶽望海樓,聞高雄港貨輪啟航的汽笛聲。旖旎的熱帶海濱風光多神美啊!樹木常綠,鮮花怒放,黑色的珊瑚礁,白色的沙灘,帶著一段故事,蕩著長天海韻,扮靚了“台灣的夏威夷”。
高雄美,給著我們美的起步,催生了從南向北的巡島之遊。多陌生而又多熟悉的地方:高雄、嘉義、台北、南投、台中、新竹、基隆、桃園;多麼流連忘返的心靈聖地:阿裏山、日月潭。如果說,阿裏山國家風景區以雲霧、日出、森林、小火車、花海、晚霞為盛景,那麼,漫山遍布挺拔高聳的檜樹林木,用原始森林的深遠幽密和蒼鬱雄渾,賦予我們幾多神聖與虔誠。沿石階拾級上下,縱履森林浴步道,掠過花樹簇擁的高山鏡湖姊妹潭,我們參拜一株有2400年樹齡的檜樹王。其樹冠遮天,胸徑八個人牽手合抱才能攏得過來。昂首聖樹,使人在振奮中體味生命的海拔,參悟堅毅的莊嚴。阿裏山,雖然我們沒有聽到阿裏山姑娘的歌聲,沒有見到阿裏山少年的勁舞,但你讓我們記住了碧海情深的真諦;記住了高山茶的清香;記住了溪頭、雲海、草嶺、太和、瑞裏,宛如童話般美麗的森林部落。阿裏山,你彩印在溫熱的心頭,牽動著相思的回望。你是綠意勃然的王國,把愛情定格在山高水長!
翌日又訪日月潭,我們品讀著山水如畫,我們感知著一往情深。登上總統一號遊船破浪縱行,掠碧水清波,賞日潭、月潭相擁蕩漾的浩淼,我們的情潮在奔湧。放眼遠黛近嵐的湖畔山寨,聽台胞煞有介事地介紹:山寨原住民邵族是台灣少數民族中的少數,現人口隻有幾百人。台灣人口署為鼓勵邵族家庭多生育,規定凡落戶娶邵族姑娘為妻獎贈20萬台幣。浪漫的插曲,引來滿船歡笑。趕著水路,聽著趣聞,我們遨遊如詩般湖光山色,沿途可見文武廟、慈恩塔、玄奘寺、德化社名勝。遊船停泊日月潭彼岸的半島碼頭。登島環顧,我們在刻有日月潭蒼勁大字的巨石前攝影留念。看那清碧無邊的水麵,乳白色的遊船破浪遊弋,精靈般的水鳥在水天飛鳴。驀然,遠處涼亭一帶飄出琴聲,原是七八位日月潭邵族青年男女在輕歌曼舞。鮮豔的民族服飾,優美且有力度的舞姿,綿綿的柔情愛意,如碧潭清遠,似白雲聖潔。伴著大陸遊客的喝彩,深濃的情義傾在日月潭,相許在日月潭!
台灣,麗在山水,純在民風,厚在傳統,精在文化,甜在親和友善的人脈。有句評斷很經典:“台灣是中國文化生活的濃縮版,大陸有的它都有,大陸沒有的它也有。”這話我讚同,也見證。是的 ,一程程驅車北上,一回回縱橫攬勝,我們沉醉著,思考著。雖五天短暫的走馬觀光,卻頗有衝擊力激化著我們目不轉睛、兼收並蓄。逛一逛台灣夜市,嘉義燈火闌珊、國色天香裝點了長街繁華的徹夜不眠;拜謁南投縣中台禪寺,高大古樸又滿蘊現代科技的殿堂間,娓娓傾吐著“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的教化,大師的箴言閃爍著哲理的光芒;瞻台北故宮博物院,盡管規模遜之北京故宮博物院,但館藏稀世珍品當屬第一。那鎮館之寶翡翠白菜在微光柔色中靜臥舒展,仿佛能從玉潤翠嫩間諦聽鳴蟲久遠的回響;暢懷撲向野柳國家地質公園吧,浪花拍岸襲石的奇觀,有月球斑駁的石臼、有婷婷腰姿女王高挺的頭像,有碧波散花飛吻的千古風流。憑欄向東南凝眺,歌聲裏的基隆港依稀可見。遠方的基隆,遠方的守望。多情的港灣,多美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