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形勢下農產品出口貿易的發展策略
1.加快國內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和農業產業的升級,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國際競爭力,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和精加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優化農產品的出口結構。這是解決農產品出口貿易發展問題的最有效途徑。隻有提高農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才能使中國的農產品在對外貿易的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掌握更多的主動權。
2.加強對農產品各個生產環節的監管,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積極督促企業用高標準要求自己,製定農藥、化肥等的使用限量標準,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對不遵守規定的企業進行嚴懲,並提高企業的社會責任感。雖然說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頻頻對中國農產品使用綠色壁壘這一手段是為了維護自己國家的利益,但也從側麵說明了中國農產品的質量狀況確實令人堪憂。
3.采取適當措施應對美元的升值,穩定人民幣的彙率,控製人民幣升值的速度,優化農產品出口的環境。處理好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保持彙率的穩定,對中國農產品以及其他產品出口貿易的發展至關重要。
4.為農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優惠政策,給農產品的出口進行適當補貼,加大政府對農業的支持力度,提高農業的產出效率,為農業的發展培育新優勢。鑒於我國農業的發展情況和特點,要想實現農業的快速發展,仍需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引導。並且在自然資源日益短缺,勞動力成本上升的今天,我國必須為農業的發展培養技術、資本和管理等優勢,利用較少的資源生產出更多高質量、高價值的農產品,增強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5.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各國進行協商談判,盡最大努力為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爭取有利的條件,降低各國對中國的貿易壁壘。與此同時,培養相應的法律和談判人才,提高中國應對外國各種貿易保護手段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夏合群.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基於金融危機背景的分析[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09(05).
[2]張小翠.人民幣彙率變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D].上海師範大學,2010.
[3]羅繼岩.入世後我國農產品對外貿易現狀及對策[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0(04).
作者簡介:丁丹丹(1993- ),女,漢族,河南駐馬店人,河南大學經濟學院2012級本科生,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