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仙兒(2 / 2)

鬆江興武頭,山東濟寧前!這正是南北“青幫”最大的兩個省幫龍頭堂口!

青幫最早叫做“清幫”,是曆史悠久的幫會,雍正四年間翁岩、錢堅及潘清三人所創。徒眾昔皆以運糟為業,故稱糧船幫。大江南北,入幫者頗眾。青幫是清初以來流行最廣、影響最深遠的民間秘密結社,與“洪門”淵源甚深。清幫人士來自五湖四海,要認清是否是自家兄弟,須經由盤道條口確認。這與兵士站衛兵喊討口令辭的道理一樣。會有這樣的規矩,主要是為避免讓外人得知太多幫門中的秘密。清門於雍正四年,由三祖接皇榜並受師命立幫,及潘祖執法行運五十一載後傳世至今,這期間雖受命於朝廷,然實際是為實現仗義江湖濟弱扶傾為目的。而清幫祖訓要記取根源不忘本,這從清幫三教合一,尊前提後的作法可以明了。此外,領幫祖師們,本就為天地會成員,因此每每設香堂,會先要求弟子們整襟,不忘前朝,溯本追源。

這樣做法難免為有心人士利用,若向朝庭進讒言,勢必對於幫會命脈造成莫大傷害。因此清幫要弟子們謹守秘密,並嚴守三談三不談原則(同道能談、香堂能談、告幫能談;茶館不談、酒肆不談、澡堂不談)。然而清幫自祖師創幫,由通州至杭州這段運河,共立幫頭一百二十八幫半,七十二個半碼頭,糧船亦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隻半,幫眾數以萬計,要認清是否為自家人實屬不易,況為廣招賢才,又立下三準三不準之規矩(準借不淮偷、準打不準罵、準充不準賴),要確認是否真為自家人,勢必得有一套明確繁雜的辨識之方,這個方法便稱為盤道條口。

經盤道後可確認身份,除了能確實嚴守幫中秘密不外泄於人,在亂世當道局勢不穩時,亦可做為情報交換前的確認工作。在近代史中,第二十三代的杜月笙運用幫中力量,為國民政府於抗日期間,做了不少的情報貢獻。幫中成員謹尊三露三不露(遇急、遇難、遇盤查露,外人、熟人、親人不露)原則。所謂“三分安清七分交情”,隻三分安清,便己足夠讓清幫弟兄渡過難關,這是清幫義氣相照共持共扶的原則。

至於盤道條口,均需師父親傳,不可外泄,例為幫中機密。

而青幫屬下各省幫,遍布山東、江浙、兩廣等大小海運河運之處,時值當下,大多隱藏了起來,以山東的“濟寧前”分舵與上海的“興武頭”分舵為南北之首,其實大多幫眾已經隱藏滲透到了各行各業,比之“洪門”的顯山露水,這水要深了許多。

向來“青洪”二字,都是相連著說的,隻是現在是青在暗、洪在明,各自扶持,比之意大利等家族根深蒂固的黑手黨,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興武頭有三個當家,我是老二,這就是我世俗的身份。”沈涼又喝了一口水,隻是此時的仙兒看他的樣子,少了幾分先前的玩世不恭,更多了幾分敬重和心驚肉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