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章,日軍登陸大連灣(3 / 3)

黑木大將,不象其他軍長一樣,雖然秉性很尖刻,卻竭力要做出溫和的彬彬君子模樣,他做事情果斷堅決,雷厲風行,對待犯了錯誤的軍官,嚴厲地懲處,所以,軍官們都很畏懼他,在執行命令的時候,不敢有絲毫的馬虎。

在戰略的態勢上,第一軍在野津道貫大將第四軍的右翼,北麵,基本上接替了原來日本乃木第三軍的任務,不過,不同的是,這個軍的官兵數量增加了五成以上。而且麵前沒有頑抗的中國軍隊。更為不同的是,第一軍的核心忠州地區,在第四軍的大田,清川城的西北二百裏處,顯示出,黑木將軍根本不信邪,毫不畏懼中國軍隊,進展的速度和行動都非常迅猛,象日本人。

在第一軍的後麵,是精銳的第二軍。踏著第一軍的腳步,充當後備力量的第二軍,在實力上甚至更強些,最起碼,它的基幹師團都是完整無缺的,沒有經過任何損失,統統都是老兵,雖然因為組建新的師團,預備師團,抽調了不少老兵,第二軍的整體素質依然沒有減少太多,畢竟,日本帝國自明治維新運動以來,對軍事訓練實行全民動員的方式,造就了國民強健的體質,和較高的軍事素養。那時候的日本,甚至有古代希臘斯巴達的風格。

第2軍的司令官是奧保鞏陸軍大將,參謀長:落合豊三郎少將;大迫尚道少將,由此可見,第二軍在參謀方麵,由兩位少將擔綱,是強化了的。

在基本的主力部隊上,包括了:第3師團,第4師團(師團長塚本勝嘉中將),第6師團(師團長大島久直中將),後備步兵第11旅團,騎兵第1旅團,野戰炮兵一旅團,兵站部後備步兵二大隊,工兵一中隊。另總司令部總予備第8師團(師團長立見尚文中將)。

奧保鞏大將的年齡大了些,經驗豐富,深思熟慮,所以,對黑木大將的冒險輕進,有不同看法,還專門向總司令官兒玉提出了警告。不過,他也沒有嫉妒黑木的成功,而是謹慎地,牢牢地貼著第一軍,決心在遭到進攻的時候,勇敢地擔當起強力的援助角色,為了減輕第一軍的負擔,他還派遣了騎兵第一旅和步兵一個聯隊,深入太白山南麓的安東鎮,榮州城,將那裏的朝鮮軍若幹個營趕到了山溝溝裏,然後繼續向北偏西方向插去,以保護第一軍的北麵安全。

基本上,第二軍奧保鞏大將的部隊主力,集中在洛東江上遊,以全泉為中心。部隊官兵十七萬多些。

第一軍,第二軍,第四軍,以大田,全泉,忠州為核心,構成了一個穩定的三角形。配備了日本精銳的三個軍,一共五十萬人。

日本的第五軍,因為攙雜了兒玉大將的司令部所屬於的部隊,人數達到了空前的二十萬人,也包含一些精銳部隊。全部屯紮到了釜山和周圍的沿海地帶。他們的任務是,充當戰略總預備隊,無論如何,隻要前線需要,就要火速趕往指定的地點,如果第一軍和第二軍的部隊向前推進的話,第五軍也向西推進。和第二軍的距離,保持在一百五十裏左右,可以保證前後的聯絡安全。

第五軍是由原來的鴨綠江軍殘餘加上新的師團和官兵補充構成的,司令官川村景明陸軍大將,參謀長:鬆永正敏少將。管轄之下有七個師團。

第三軍以天皇特使,皇族出身的白川少將為司令官,管轄下有十五萬餘人,部下隻有一個師團是老兵。其餘都是老兵擔任軍官,填充動員的新士兵編製的,實力上要數最差。

第三軍的任務主要是整頓和恢複元氣,在一個月之內就要建成一個精銳的軍團,是不現實的,所以,第三軍盡管被寄予了厚望,但是,在兒玉元帥的眼裏,不過是第五軍戰略預備隊的預備隊。元帥給白川少將的指示是,將部隊好好熟悉,加強訓練,使官兵能夠盡快地熟悉軍紀,條例,能夠正常地執行作戰命令,逐漸形成戰鬥力。

不過,白川少將顯然不領元帥的情,按照要求,新恢複的第三軍將在釜山附近駐紮,幫助國內的物資運輸,可是,少將隻留下了一部分,兩個師團,而帶著其他的師團,向西南地區進軍了。

“元帥,我們可以在實戰中訓練。第三軍作為第四軍的後援,是理所當然的,”他很禮貌地給了元帥一封電報。

日軍中向來都有部下違抗上級軍令的事情發生,到了後來,愈加嚴重,當然不是怯戰,而是激進。元帥雖然很惱火,看在天皇的麵子上,也隻能忍氣吞聲,幹脆下令,讓他帶領部隊策應野津大將第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