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章,失敗的流氓(2 / 2)

德軍的炮彈,一枚枚犀利地刺破天空,傾瀉在大沽口的北洋軍陣地上。黑色的,渾濁的煙霧刹那騰起,將那裏籠罩。

北洋軍的炮兵也凶悍地還擊,大炮怒吼,一門接著一門地發射,士兵熟練地裝填著炮彈,盡管不斷有敵軍的炮彈爆炸,人員死傷。

德軍炮火居於優勢,可是,北洋軍的炮彈密度之大也是德國海軍所煩惱的,炮戰進行了二十分鍾,好象被一群蚊子包圍的獅子難以避免被撕咬的尖酸痛楚,漸漸失去了忍耐力,一字橫排的德國海軍招架不住,呈現散亂的隊形,被迫行駛向外海,脫離了戰鬥。

此戰,後來被北洋軍吹噓為大沽口海戰大捷,其實,北洋新軍沒有出動一艘軍艦,它也暫時還沒有一艘軍艦,所以,隻能是北洋軍的陸軍炮兵和德國人的海軍對抗。所謂大捷也純屬做秀,戰鬥進行時間之短,雙方激戰之度,都很有限,是一場試探式的,接觸戰,德國海軍摸到了北洋新軍,也即是滿清帝國的堅硬胸膛,知趣地撤離了。

北洋新軍有三門大炮被毀,兩門損傷,士兵陣亡二十一人,受傷十八人,在`所有的參戰部隊中,隻占到大炮總數的二十分之一,官兵總數的四十分之一,德軍出動的`兵力微乎其微,損失也不大。

不過,這件事情對待袁世凱先生,卻是一個莫大的鼓舞,使他從恐外症狀裏逐漸恢複了勇氣,以後,對待列強的態度和手段都強硬奸詐多了。正因為如此,滿洲新軍在摧毀滿清帝國的腐朽體係的時候,才采取了對袁聯合的態度,認可了他的北洋軍隊,還給予很好的合作出路,使其成為中華共和國對外擴張的一張大牌。最後,他是以日本國第二任總督的身份致仕的。

德國海軍的騷擾,不過是清俄兩國軍閥重開戰一幕驚天大戲劇的開場小插曲而已。

德國的海軍主要是應付英國人,戰略目標局限在歐洲的海洋,而德國皇帝要派遣一個遠征艦隊狠狠地教訓一下中國人的叫囂實際上被證明不過是噴噴口水而已的夢話,任何一個國家在根本目標得到保證時,必須在其他方麵保持克製和容忍。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後來,德國派遣了特別代表秘密地潛伏到了陝西省的西安城,晉見了滿清朝廷的最高領袖,幾乎是哭訴地要求滿清皇帝和老佛爺主持公道,可是,後者除了一腔怨恨以外,哪裏還有能力幹預?結果,凱特林公使後來客死中國的滿洲地區,身份是一名煤炭工人,優越的外交官生涯使公使先生的體質很差,不能隨遇而安,適應新的工作環境,能夠堅持一年多已經不錯了。至於他的那位四十多歲還徐娘風韻的太太,倒是沒有遭遇多大的磨難,那主要是她能夠審時度勢,發揮自己的美色優勢。後來,她潛逃途中,遭遇了野獸,被一名山民獵手拯救,心甘情願地成為一名達斡爾中年人的繼室。默默無聞至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