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黑龍江省的地理環境,每一座山脈,每一條河流,都在中國新軍研製的軍事地圖上標誌得清清楚楚了。其實,看了無數遍,即使真的丟開了地圖,栗雲龍也能夠清晰地回憶起來,在自己的眼前虛幻地出現一張地圖,他還嚴格要求軍官們看地圖,幫助他們,教導他們,他甚至規定了許多嚴厲的要求,比如說,不看地圖的軍官,立刻撤離本身職務,下調軍銜等,為了榮譽,也為了保證軍事的勝利,還有對軍長的個人崇拜,軍官們的地圖研究等現代軍事指揮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徐竹師團前出東北方向的慶安和平安鎮,在那裏預先埋伏,去抵抗俄軍從伊春來的大股部隊,俄國著名的將軍安德洛夫率領十五萬俄軍駐紮在伊春,根據已經得到的可靠消息,他留下萬人的留守部隊,並且設置了萬人的兵站建設部隊,其餘十二萬多的大軍,彙聚成一道鋼鐵洪流,浩浩蕩蕩,威風凜凜,意氣風發,斜向切往西南的綏化,準備從那裏的大道,直逼哈爾濱的東北郊區,完成對中國新軍的戰略大包圍。
在這樣一場生死大決戰中,以六個師團加一個俄國人民革命軍,相當於七個師團,去對抗八十萬的俄軍,確實是勢力懸殊的戰鬥。因此,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認真考慮。目標明確,還能夠隨機應變。
徐竹師團的任務是,伏擊安德洛夫大將的部隊,先殲滅敵人一部,給敵人迎頭痛擊,其目的是重創敵人,並且激怒敵人,然後傳入堅守戰,牢牢地吸引住敵人,疲憊敵人,等待大軍主力回援,一舉消滅敵人。
栗雲龍當然對每一個師團甚至每一個旅團的指揮官都有很清楚的認識,張德成,曹福田兩人,都屬於忠厚有餘的老實人,能夠做到標準的職業軍人,但是,方麵指揮,獨立作戰的能力明顯不足,孫武太勇猛,特種兵出身的人過於自信,打仗的時候會高估自己官兵的能力,也是有問題的,盡管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栗雲龍也在平時對他們加以教導解釋,在關鍵的時刻,還是不能輕易任用。
栗雲龍在知人善任的問題上得了很高的分兒,徐竹再一次顯示出了良好的高級指揮員的素養,給他以驚喜的回報。
軍團主力向北略偏西的位置挺進,不時有飛騎到來,彙報關於海倫城敵人的消息,因為動員和聯係,當地的百姓們都成為中國新軍的耳目,他們不短地派遣人員來軍中彙報,甚至,許多新軍的正規偵察兵根本不需要看到俄軍,就等得到準確無誤的消息了。
栗雲龍因此對俄軍的動向了如指掌。後來,他感慨地說,這一仗絕對是中國人民齊心協力共同打出來的。人民真的是創造曆史的主人,誰要是得意起來以後忘記了人民,那真的是對曆史的背叛,也必然受到應有的報複。
這一點認識,決定了在取得政權以後。栗雲龍等首腦們對政府機關的腐敗現象堅持的嚴厲殘酷態度。
大軍出綏化,分兵四略,擴大了正麵,目的是防止俄軍從其他方向突擊,錯失了戰機,所以,要這樣來攔截,軍部在中,孫武師團在西,張德成,曹福田師團依此排列,俄國人民革命軍第二師被拆解成營級單位分化瓦解於個師團當中,目的是保證他們不會在第一次同胞相殘的戰鬥中無所適從,甚至崩潰嘩變。
出四方台以後,中國新軍主力得到了海倫敵人往西偏離的消息,當即調整位置,向西攔截。曹福田師團掠過綏棱,沒有遭遇敵軍的任何部隊,後來繼續北進,在東風鎮包圍了俄軍一個團的守軍,將之迅速殲滅。然後西轉,跟蹤攻擊俄軍主力的側後。
張德成師團和軍部一道在倫河當麵,遭遇了俄軍的一個旅團的偏師,簡單地觀察了解,栗雲龍立刻下令攻擊,戰鬥是在遭遇的狀態下進行的,地理環境上沒有任何優劣之分,完全仗著部隊雙方的訓練能力,心理調整,火力,部隊的編製,展開的速度和程序等等綜合戰鬥力。
在這一點上,立刻就顯示出兩軍的差別,中國新軍完全以戰鬥狀態的形式`展開,而俄軍則很遲緩。
中國新軍四麵合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敵人一個旅圈起來。剩下的事情不需要再解釋了,兩萬六千人的曹福田師團,五千人的軍部,事實上還有被增加到其中的俄國人民革命軍的三千人,總數達到三萬五千人的絕對數量優勢,立刻就呈現出壓倒一切的優勢。
狹路相逢勇者勝,缺失了地利掩護的弱者,完全是一個暴露在狼牙下麵的美味羊肉,這是毫不留情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