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一章,八一鋤頭行動(下)(2 / 3)

段大鵬的第一師團精銳部隊已經西進齊齊哈爾,剛經曆了大戰,需要休整來恢複元氣,殲滅敵人兩萬人的戰鬥從哪方麵說都是不小戰役,一師團的損失也在五千左右,屬於傷筋動骨的類型。暫時還不能投入戰鬥。所以,栗雲龍給他的時間是,半個月以後,進兵東部,協助哈爾濱的守衛。進一步牽製俄軍。

如果說整個戰局的態勢和構思的話,應該是以哈爾濱為主軸,設置了一個巨大的,誘人的蛋糕來吸引俄軍各路主力的注意力,然後,牽製住其大部分的兵力,給中國新軍的主力殲滅戰提供機遇。為此,中國新軍投入的實際兵力為,段大鵬一師團,白強五師團,列寧的俄國人民革命軍團的第一師。總數約五萬五千人以上。

本來看輕的哈爾濱,實際是一切問題的核心,如果這個城市的抵抗不能夠長久,則一切野外的運動戰都有危險。這就是所謂的棋筋。生死攸關的地方

其實,戰爭中無所謂輕重,每一個環節都絲絲入扣,相互關聯和影響,有時,一個細節的逆轉,都會使整個戰爭嘩然為之一變。

栗雲龍對列寧第一師能否抵抗住俄國主力軍團的瘋狂進攻抱有信心。首先,這裏的工事堅固,其二,俄國人民革命軍可以運用心理戰和政治戰來瓦解對方的鬥誌,又是同胞相殘,俄國人一定混亂起來。其三,因為運動戰的運輸條件,栗雲龍將重型號的大炮全部留給了他們,擁有上百門大炮的他們。絕對凶猛。其四,白強師團在外圍的牽製。當然,這裏所有的問題還有一個最關鍵的是,他對列寧先生的個人魅力,領袖才能,公平正義的社會主義理想的感染力是信服的。

聚集在栗雲龍的麾下,現在有張德成師團,曹福田師團,徐竹師團,孫武師團,外有一個軍部,一個俄國人民革命軍第二師。這裏需要指出的是,由於統一戰線政策得到了良好的執行,俄國人民革命軍的官兵和中國新軍的關係非常之好,幾個月前的敵人,現在成為親密無間的戰友,平時街道上見了,相熟的軍人之間也用半中不俄的話交流甚至開玩笑。改變了觀念和信仰的人簡直就是另外一個人。

每師團兩萬六千五百人,是目前的軍事編製,加上一個旅接近五千人的軍部機關,一個丟棄了重型號大炮的炮兵部隊四千人,一個騎兵旅團五千人,俄國人民革命軍一萬人,栗雲龍的手中,集中了十三萬人。

這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一隻握緊了的拳頭。他們以有序的隊列,向著北麵緊急行進。考慮到哈爾濱的重要性,栗雲龍臨時調遣三千人回防哈爾濱,協助列寧。

俄軍九路來,我隻一路去,中國新軍的主力部隊瞄準了敵人最北麵的一路敵軍,目前還屯紮在海淪城的五萬敵軍。栗雲龍決定,首先拿最弱的敵人開刀,隻要殲滅了這一路敵人,就可以大大地振奮精神,使剛加入編製的數萬新軍官兵能夠增加自信心。得到寶貴的經驗教訓。

海倫城很遠。和哈爾濱有近千裏的距離,中間的城市是綏化,目前還在中國新軍的地方政權的控製之下。栗雲龍的意思,先轉移到綏化,在那裏,等候俄軍的進犯,隨時隨地打擊之。

同時,他也注意到了一個問題,俄國安德洛夫大將率領十五萬人集中在伊春,並逼近了鐵力城的消息,看來,要殲滅海倫敵人,首先要避免和伊春來敵的糾纏。

偵騎四出,一日數驚,是屯紮在綏化城的中國新軍領袖們的心態,他們以高度認真的態度關注著北麵戰場的俄軍動向,小到任何一個消息,都要反複揣測半天,至於哈爾濱一帶的具體戰事,他們連問也不問,即使來了消息也置之不理。

炎熱的季節,隨時隨地都有幹熱風的襲擊,幹熱風是六月初中國北方平原常有的現象,如果在河南山東一帶的話,更為明顯,屬於一種極度幹熱的氣流。實際上,在暑期裏,天氣未必就有六月初更熱,令人發指的高溫更多出現在這時。

部隊在白天的炎熱時期沒有行軍,需要照顧戰士們的體力,因為有幾個月來地形的熟悉,加上附近的招收的新兵,官兵們能夠很容易地就認清地點方向,在夜間行軍更為方便,平原地帶多,易於大部隊的行動,更為關鍵的一條是,這裏不懼怕俄軍的偵察,現在還不到飛機滿天翱翔的年代,隻要掐住地麵的敵人間諜行動,一切都很自然,而栗雲龍決定相信中國人的團結和凝聚力,雖然之間也發現了不少的俄國間諜,但那些人中的中國人絕大多數是被迫來的,一審訊就招供了。他們也不是真心實意要為俄國人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