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德國人表現了熱情洋溢的一麵,可是,中國軍工企業知道自己麵臨的重大難題,除非銀子,德國人才不會有國際主義精神呢,而中國新軍的財物之匱乏已經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絕對不可能再擠壓出新的資金來。所以,他們隻能自力更生為主。負責軍工企業的歐陽風參謀長很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兒。一再督促軍工企業的負責人,做好長期準備,以後,他們就是國家最需要的軍工人才了,未來的國家興旺發達,他們是最直接的力量,因為一個國家的強弱,不僅僅在於它的經濟能力,在弱肉強食的帝國主義的時代,更要關注的是軍事能力,特別是軍事裝備的生產研製能力。裝備能力和部隊的戰鬥力是成正比例的。
“你們試想一下,如果這時候我們能有一萬架飛機,一萬輛坦克,世界上還有我們的敵人嗎?”
這話太有震撼力了,這世界,愛拚才會贏。
參謀長的要求是,盡快研製出坦克的零件,掌握一整套的生產技術,還有關於飛機的製造,可以先涉及滑翔機等小型機械。軍工企業的長遠是飛機和坦克,目前重點是炮彈,手榴彈,機槍和子彈的生產。
這是一項複雜的工作,牽扯的方麵太多了,而基礎是鋼鐵工業,技術教育,物理化學等基礎人才的培養,所要做的事情太多,基礎太低。把一個參謀長忙得暈頭轉向。
栗雲龍決定,將歐陽風參謀長的工作確定下來,主抓軍工企業,長期不變,要求他盡快地向部隊提供足量的炮彈和機槍彈藥。“老毒物呀,要是沒有了炮彈,沒有了坦克,沒有了機槍,我們拿什麼和俄國人相抗衡?”
“軍長,你給我兩年時間!”
“不行,我給你三個月時間。”
“軍長,要不,你給我一年時間。”
“一年時間俄國沙皇都又生出一堆龍子龍孫了!”
最後,鑒於緊張的形勢,新軍的軍工企業進一步握緊拳頭,集中力量在炮彈的生產,機槍子彈的生產上做文章。為了強化軍工企業的能力,軍部向德國人嚴重交涉,要他們迅速提供必要的彈藥生產設備。
德國人在電報裏對中國新軍的要求一再推遲,一直斤斤計較於具體的援助數目,其實,說白了,就是不想援助!中國軍隊在東北地區罕見的戰鬥力,已經使德國人感到了恐懼,凱特林公使彙報的情況,讓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忐忑不安,中國人竟然以烏合之眾的幾萬人,就先後擊敗俄軍精銳部隊十數萬,實在太恐怖了,德國的參謀本部已經在重新評估和滿清帝國結盟的必要性,小毛奇將軍甚至提出了一個令人發指的命題:**。他說。中國人會不會象當年蒙古人那樣突然發飆,將世界都踐踏在腳下呢?有人表示不同意時,參謀總長就提醒他,現在,蒙古人包含在滿清帝國的範圍之內。他們是一支異教徒,對基督教文明有著本能的排斥。
歐陽風整天糾結著軍工企業的未來和現在急需的項目。他一沒有金錢,二沒有熟練工人,三,沒有設備,真正是一窮二白的泥杆子發家,從頭來過。
機槍的數量,中國新軍已經有了相當的數量,最關鍵的子彈問題,這是一個重點,參謀長從各個單位調集了五百多人的團體,開始研究和製造彈藥,炮彈的生產也緊鑼密鼓地進行。
但是有一點兒,無論哪種彈藥的生產,都不是手工勞動,都需要機器來生產,既然德國人那裏爭取不到,隻有自己想方設法了,中國坦克兵們根據基本的原理,自己設計圖紙,研究生產設備。
“參謀長,這太難了啊。”一些軍官哀歎說,自己寧願到戰場上去流血,也不願意在後方輕鬆。
“難能可貴嘛,要是叫你娶媳婦玩十三生孩子,誰不會?難度越大,價值越大!不要忘記了,我們是中國新軍的脊梁,沒有我們,前線的將士再有拳頭,牙齒,也打不了勝仗。”
用舉步維艱來形容中國新軍的軍工企業,絕對準確,這時候,歐陽風參謀長想到了國內,立刻向朝廷發出了告急的電報,要求湖廣總督張之洞支援軍工人才,設備。要求天津的袁世凱增援物資。
幾處地方都有響應,但是,有實際行動的隻有張之洞一家,他幾乎將漢陽鐵廠,兵工廠的技術骨幹傾囊派出,還派官兵拆卸一些設備支援東北前線,這個老洋務的努力給予東北軍工企業的幫助最大,可是,因為路途遙遠,設備的運輸很艱難,直到半年以後才遲遲運到,倒是那些技術人員,發揮了重要作用。
天津城的袁大總督,一方麵豪言壯語,一方麵卻遲遲不肯派出人手,還表明自己的部隊,根本沒有幾個軍工人才。
新軍的軍工企業也不完全是赤手空拳打天下,他們有在天津和北京地區繳獲的原北洋機器製造局的一些設備,盡管很落後,被戰火破壞了不少,勉強修理一下還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