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飛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不禁驚訝地跳起來。
經過簡單地考慮,他就將構思發電報向軍部緊急報告。要求立即執行。
他向軍部提出了兩點建議計劃,第一,立即電告德國公使凱特林,讓他轉達德國皇帝及首相和帝國的參謀本部等決策權利機構,希望德國能夠動用足夠的兵力向德俄邊境上調動,以增加俄國在西線的壓力,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不使他們調集更多的軍隊來滿洲,其二,立刻派出得力人員潛伏到俄國,去尋找俄國的社會民主工黨,去煽動和對立俄國內部政治,激化矛盾,以為新的牽製。
這個計劃得到了軍部的高度重視,栗雲龍等在戰役發起前夕,緊急召開了高級軍官會議,商討這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的實現可能性很大,德國其實隻要做個姿態或者說幾句狠話就可以了。反正兩國的矛盾很尖銳,再添幾把幹柴也無妨。
第二個問題有些難。況且,政委忽然提醒道,俄國的工人黨派還沒有正式成立,三年後,也就是1903年,布爾什維克才團結在列寧和托洛茨基周圍。有了實際的意義。此前的兩年,雖然社會民主工黨已經召開了第一次會議,但是,收效甚微,算不上成立大會。不過,他也提醒了,俄國社會的矛盾很尖銳,要不,曆史上怎麼還會爆發一九零五年的革命呢?
“你們誰知道石明元二郎?”王猛忽然接口道。
大家有些呆。
王猛解釋道,那是個日本人,高級間諜地幹活兒。在日俄戰爭期間,這家夥上竄下跳,在俄國煽動叛亂,刺殺內政部長,搞起“波將金”戰艦的水兵起義,使俄國的國內烽火彌漫,狼煙處處,沙皇焦頭爛額。無法將歐洲部分的俄國軍隊調集到遠東支持大戰,所以,後來的日本人說,如果沒有大山岩元帥(時任日軍在滿洲戰場的總司令官)和東鄉平八郎大將,日本照樣會贏得戰爭勝利,而如果沒有石明元二郎的話,則日本一定不能贏得戰爭的勝利。
“龍飛的腦袋裏有貨啊!當然,猛子也不錯!”栗雲龍表揚道。隨即吩咐,要龍飛自己組織和抽調人手負責對俄諜戰。因為他管的是軍事情報局嘛。對德國的外交要求,栗雲龍自己負責。連給凱特林發了數封電報。
白強,孫武,柳大風,雷曆等部隊從東麵迂回,且戰且防,出本溪向俄軍一部發起了進攻.他們的任務是過通天堡,大堡,鳳城,迫近丹東,目標是牽製朝鮮邊境地區的俄日軍,保障主力的左翼,同時,也有堵截將來敵人東逃退路的意思.
俄軍步步為營,將進攻本溪的部隊轉而改為防禦.
四天以後,對峙線轉移到了摩天嶺。
這是東北地區一個著名的山嶺,地形複雜,縱深極大,易守難攻。千山山脈東北西南走向,綿延地鋪蓋在遼東地區,和它南邊的雞冠山一`道,遮掩著中部地區的橫向聯係。山地間,群嶺起伏,平地而起,巍峨壯觀。
這兒,是大軍前出的必經之地。
某嶺某地段,一千米的正麵戰場,俄軍密密麻麻地拉開了防禦線,步槍眼兒一個接著一個。
陽光好歹露了麵兒,天空中顯示出一半的湛藍色,清新的風陣陣吹拂,帶來淺淺的涼意。
秋深風清,山巒疊障,是個打仗的好天氣。
在前麵觀察敵情的柳大風,孫武等人一個個皺緊了眉頭。俄軍防範嚴密,明顯是塊硬骨頭。
繞道而行留下部分部隊進行監視和圍攻不是不可行,問題是,那樣利弊難論。在背後留下那麼一大塊毒瘤,總是心病。
前沿已經接敵,雙方零零星星地射擊著,中國新軍第二師團的一部官兵謹慎從事。
一些士兵開槍射擊,一些士兵急忙用鐵釺挖掘著地麵,試圖迅速就構築臨時的單兵工事。
山地的泥土很硬,表麵上的一些軟泥成了糊糊,稍一加深,下麵就是鋼鐵一樣的泥塊。士兵們費盡了吃奶的力氣才挖了淺淺的小坑,根本不適應隱蔽。
距離甚遠,第二師團的官兵手裏拿的是各國武器,型號很不一致,步槍的射程一般達不到,純粹是嚇唬人,給自己壯膽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