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識文知兵(2 / 2)

若是捉拿朝庭要犯,兵部不會涉入其中。若是要捉拿貪官汙吏,隻需攜聖旨正大光明地上門拿人,押回京後三司會審。但在文某看來,前兩者似乎都不可能,像大人們現在這般舉動。

文某憑此斷定,諸位大人們此行徐州要辦的事,估計現在的徐州官場,還無一人知曉。此地乃一人跡罕的荒廢大宅,文某一家人落難居此近三日,其間除了兩條野狗,平日裏莫說是人,連鬼都沒有一個。諸位大人深夜到此,恐怕也是看中此地環境,最是適合設計埋伏吧?

文致明的這一大通分析說完,四周眾黑衣蒙麵人皆不出聲。不過眾人心中卻開始正視起,這個貌不驚人的落泊舉人來。

而歐陽世傑,則是點頭笑道:“您的推測合乎邏輯,貌似我也找不出反駁的理由。既然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兄弟您大可憑此再往下推衍一番試試。我不相信,你還真能洞察此事。”

李長風、楊衛遠等眾人,聞言會心一笑。卻見那文致明,朝歐陽世傑哈哈笑道:“在下乃將死之人,大人您又何需用這激將之法?文某今晚喝得痛快,就算是死,也定不叫諸位大人輕看了我大楚國文人的風骨!”

說完,隻見那名曰:文致明的落泊舉人,大飲兩口酒後,起身負手而立。抬頭望月片刻,朝眾人正色道:“此大宅荒無人煙,但四周的圍牆卻破損不多。且此地房屋廳堂,雖殘破不堪,卻十分方便隱藏埋伏大量的人手,而不為人所知。

在文某人的眼中,諸位大人們到此埋伏,尤如守株待兔。如此興師動眾,心中定有十成把握,敵人一定會中此埋伏。有這信心,說明諸位大人早就布下了釣敵來此的餌。且這餌的利益,隻怕大到足以讓敵人挺而走險的地步。

綜上所述,能讓諸位大人們如此小心警謹地布局埋伏。您們此行目標敵人的身份,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不懼我大楚國,皇權律法震懾的國外勢力。

而我大楚國朝庭,君賢臣躬,對外諸國一直以來,秉承著與鄰交好之道。唯有那北方的北燕國,數朝以來,皆是對我大楚國挑釁不斷。一直亡我之心不死,妄想著取而代之,稱霸天下。

文某以此大膽推測,諸位大人此行想要埋伏殲滅的敵人,十有八/九應該就是受北燕國所派,欲在徐州行不軌之事的細作殺手。

如果這一切都如文某所料,在下一家當是無意之中卷入了,兩國朝庭不顯於麵的一場殘酷的暗戰之中。而我大楚國與北燕國,如今還沒到撕破臉皮宣戰的地步。

此番行動無論結局如何,隻怕敵我雙方,都不會留下一字存世。皆因此事涉朝政,及兩國局勢將來可能出現的變數。為防此事泄密,朝庭應該不會容忍我這局外之人苟活。而似乎隻有死人,才不會走露風聲。

文某理解朝庭的無奈,為了國家的利益著想,文某死得也不算憋屈。隻求諸位大人在文某夫婦死後,放過在下的兩個孩子。他們必竟年幼不諳世事,今夜之事他們也理解不了,不存在泄密的可能。

說完,這方才還侃侃而談的文致明。此刻卻是臉帶肅穆之色,朝歐陽世傑揮袖執禮,深深地鞠了一躬。

隻見歐陽世傑點頭笑道:“這位文兄弟果非凡人,在下今日受教了。我有一法可保您一家四口性命無憂,不過接下來的事,您可得照我說的話去做,不知文兄弟您意下如何?”

文致明本已做好了赴死的準備,哪知歐陽世傑卻道出這番話來。文致明在這情勢大轉之下,不由愣在了場中。

李長風與楊衛遠倆人,亦是點頭附議。隻見歐陽世傑閃身跟前,朝兩人低道:“辰時之際,兩位兄長換作便衣,將這文致明一家四口帶回寒園。可將其人推薦給殿下,就說是我引薦的。此人大才,不僅識文,且還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