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不但沒使張鵬進步,反而使他越來越自卑,越來越自慚形穢,致使他上高二的時候產生了厭學心理,一進校門就心煩意亂,盡管這時張鵬的父母已經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也做了許多努力,可張鵬的思想就是走不出一個誤區:在爸爸媽媽眼裏我總是不如別人。最終,張鵬輟學了。
印度思想大師奧修說:玫瑰就是玫瑰,蓮花就是蓮花,隻要去看,不要比較。家長必須明白一個事實:孩子天生就有差別,首先要承認這個差別,然後在孩子原有的基礎上幫助孩子進步。不要拿孩子的今天和昨天比,拿孩子的成功和失敗比,拿自己孩子的短處和別人孩子的長處比。所以,作為家長,我們始終要做到一點:隻要自己的孩子努力了,那就是最棒的。
丘吉爾的經曆,就可以讓我們從中體會到這個教育理念的重要性。
丘吉爾出身於聲名顯赫的貴族家庭,幼年時的丘吉爾是一個頑皮的孩子,上學時學習成績出乎意料地差。他的父親並沒有為此特別著急,因為他知道雖然丘吉爾的學習成績差,但是他始終覺得丘吉爾有自己的特點,他也並不想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比較,他相信丘吉爾在屬於自己的領域會有一番作為。
比如,丘吉爾沒有耐心來啃那些枯燥的拉丁語和自然科學的公式、定理,但他在學習本民族語言方麵卻有著特殊的興趣,並表現了出眾的能力。在曆史和哲學方麵,他學得饒有興趣。英語寫作和演講也非同一般,父親認為,丘吉爾的智力是優良的,於是就根據丘吉爾的興趣愛好,把他送進了桑赫斯特軍校,丘吉爾如魚得水,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
畢業後,丘吉爾依然很善於支配時間和努力自學,每天都津津有味地研讀母親寄去的年鑒,並認真記筆記,從中掌握了大量有用的知識。
在印度服役期間,他寫了一本浪漫情調的小說,三個月後,他又出版了一本有他自己冒險史的描寫南北戰事的暢銷書。幾本書的連續問世,使他名聲大噪,一時成為了英國人心目中的英雄。
1899年,丘吉爾從印度退役回國,開始投身於他向往已久的政治生活。
幾經波折,丘吉爾終於如願以償,33歲時登上了內閣大臣的寶座。
溫馨提示:
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家長的也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優秀的,不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要永遠眼含熱淚地欣賞他,擁抱他。
這個故事中,丘吉爾的家庭教育顯然起了很大的作用,父親沒有因為丘吉爾在某些方麵不如別人就全盤否定他,而是肯定丘吉爾的亮點並且鼓勵他。這才使得丘吉爾信心滿滿,有如神助一般,日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所以,家長教育孩子必須拋棄自己的虛榮心,從孩子的實際出發,鼓勵他,教育他,幫孩子樹立自信心,使孩子能順著適合自己的軌跡發展:
1.不要對子女有不切實際的過分期望家長對孩子有過高的期望,拿孩子和別人比,孩子就會從心裏不服氣,也就不會接受家長的意見。另外,孩子達不到家長的要求,就會產生挫敗感,變得沮喪、自卑。
2.比較的關鍵在於選擇參照係家長拿孩子和別人對比,應該選好參照:一是讓孩子在比較的過程中認識自己,以別人為“鏡”,改善自己;二是要幫助孩子確立目標,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
3.讓孩子顯示出能力來家長似乎容忍不了孩子的暫時落後與普通的成績,往往把自己急躁的心情壓迫在孩子身上,但這樣做常常會適得其反。家長應當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並注意孩子的興趣變化,鼓勵和支持孩子,讓孩子顯示出自己的優勢。
所以,家長要摒棄錯誤的教育方法,避免在孩子之間進行盲目的攀比,要懂得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勵孩子,讓孩子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要點總結家長在孩子間盲目攀比,就是對自己教育方法的不自信,也是對孩子的不自信,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說,家長應該相信自己的孩子,用最適合的方法教育他,使其走上屬於自己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