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山風,將幾片樹葉吹落至湖麵當中,激起層層漣漪。
風者,天地之氣,溥暢而至。殷陽微閉雙目,感受著略帶濕氣的輕柔山風,沁人心脾,將他的頭發卷起又放下之間,一同帶走了他身體的疲倦。拂過耳畔的風聲,就像世間最純淨的聲音,連同登山時心中升起的煩躁也一並淨化。
雖然如願登上山頂,可殷陽心中卻又泛起了疑惑,轉口問道:“師父呀,你說蜀山派就在山頂,可是此處一覽無餘,除了眼前的湖泊,便是四周的草木,別說蜀山大派,就連鬼影也難尋覓,難道蜀山門人都潛在湖中不成?”
玄誠聞言嗤笑了一聲,悠然地說道:“你未出過山門,眼界固然有限,此番正是你學習的大好機會。”
在湖中心豎有牌樓。玄誠一躍,帶著殷陽直入牌樓當中。
陡然一轉,殷陽眼前出現了一個生平從所未見、連做夢也想不到的新天地。兩扇正紅朱漆大門,頂端懸著黑色金絲楠木匾額,上麵龍飛鳳舞地題著三個大字“蜀山派”。
玄誠看著殷陽驚訝的表情,訕訕一笑,告訴殷陽這是蜀山設置的陣法結界,不必驚異。
難怪殷陽一入此地,頓時感到周圍的天地元力濃鬱了六七成,如果常年在這樣的地方修煉的話,必將事半功倍。
這蜀山派本來就建立在地氣龍脈的核心之上,又用陣法封鎖,將天地靈氣彙聚於此,這手筆可不是他一個小小的清玄觀能相提並論的。
還未靠近正門,便有蜀山弟子上來行禮,玄誠拿出請柬,那人看罷急將他們引往主峰。
到了主峰,發現其中建築規模莊重,布局嚴謹。以中心廣場為太極分陰陽,築起一座四方高台,供有四靈各鎮一方。其上又建有八角攢尖式八卦亭,八荒之角,分雕獸首:乾為馬、坤為牛、震為龍、巽為雞、坎為豕、離為雉、艮為狗、兌為羊。
地麵上,按八卦方位以相等距離、相同角度,如射線般向外伸出八條主街,每條主街長一百二十丈,每隔三十六丈左右設一條連接八條主街的環路,由中心向外依次共有四條環路,共六十四條街,按八卦方位形成了六十四爻。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八卦而變六十四爻,從此周而複始變化無端。此陣共聚七脈靈氣,七星循環,此進彼退,生生不息,奧妙無窮。當真是六合甲子,神機鬼藏。如果不是有人引領,不熟悉者恐怕早已迷失了方向。
見識到如此恢宏的建築,殷陽心中如海潮澎湃,周身熱血沸騰,一路跋涉的艱辛困苦登時忘得一幹二淨。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什麼是名門大派該有的風采。”他略有興奮地說道。
聽到殷陽如此感歎,玄誠卻是另一種心情。他清玄觀也曾輝煌過,而現在這幅慘樣,讓他心寒,令他心痛。
試劍大會乃是煉氣宗一等一的大事,自蜀山派發請帖之日起,已有無數道門豪傑陸續趕來。雖然來者眾多,但蜀山物產素豐,物料厚積,接待群豪,卻也禮數不缺。
距離大會開始還有兩日,早到的各派門人自有安排。各派掌教正居大殿飲茶,談經論道,共議經緯。
忽聽殿外小道傳聲:“清玄觀玄誠真人到。”
蜀山掌教宋天樞聞言心中一喜,當即率眾迎了出去。玄誠歸隱山野已久,此番相會,自然少不得幾句寒暄。
然而他們並不知道,在他們沒有留意的地方,正有兩雙眼睛關注著他們。
“聖主,這是我們要找的人嗎?好像沒見過什麼世麵啊!”
“嘿嘿嘿,天乙貴人,錯不了的。”
說完這些話便又隱沒於黑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