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群雄畢至(1 / 2)

力由關元穴起,過天突,經肩井,出勞宮,猛然一拳轟出。

“砰!”

隨著一聲悶響,殷陽麵前巨石之上,瞬間石屑紛飛,憑空出現了一個深達小半尺的拳窩。

經過三天的努力,殷陽已經將《玄天無相心經》中的運力法門背誦的滾瓜爛熟,看著這個成績,殷陽臉上浮現出一絲笑容。

盤古大陸原本是煉氣的世界,在無數代人的努力之下,已經發展到了巔峰地步。雖然,四大部洲各個國家間的修煉之法有所差異,但萬變不離其宗。

常人煉氣,修五年才有氣感,十年通周身百骸。可對於先天元炁不足的殷陽來說,莫說五年十年,就是再來十年,他也是無法做到引氣入體。

而這《心經》卻是不同,走的乃是武修,以武證道,五氣朝元,追求人力的極致。如果這本功法所言非虛的話,那一路修煉下去,僅憑人力未必不能撼動天威!

五氣朝元,此氣並非天地之氣,而是五髒之氣。凡俗之人,胸中五氣散居五行所屬之位,未能形成統一的聚合元力。通過修煉《心經》,便可挖掘出五髒之中蘊含的五行之力。

這幾天來,殷陽無時無刻不在練習《玄天無相心經》,現在總算是摸到第一層“聚力”的門檻。

蜀山複地,崇山峻嶺,在這飛鳥難渡,猿猴難攀之險境,卻有一老一少沿著天梯石棧,迤邐而來。

老者鶴頂龜背,鳳目疏眉,麵色紅潤,神態飄逸,少年麵如冠玉,長眉俊目,容貌雖是秀雅,卻難脫一絲稚氣,約莫十六七歲年紀。此二人不是別人,正是殷陽師徒。

行走於蒼鬆林蔭之下,茂密如蓋的鬆樹枝,蒼翠似碧的鬆針葉,涼風襲來自帶鬆脂異香,清涼沁人,絲毫感覺不到暑氣的侵襲。

兩人快步走出蒼鬆林,再往前走了數百步,眼前景物豁然開朗。此處一望無際的起伏山巒連接遠方天際,極目望去隻有藍綠兩色。藍是碧空的蒼茫,綠是漫山的青翠,二者曼延至天邊交彙一處,揉碎在和暢惠風當中,不免令人精神振奮。

連山若波濤,遠接長天勢。心有千載憂,身無閑一日。雖然山色宜人,可殷陽師徒並非遊玩所至,想著盛會臨近,二人並未放緩腳力。

“師父,到底還要走多久啊。”殷陽埋頭抱怨地說道。他畢竟少年心性,起初的玩味之情早已磨滅在蜿蜒的來路之中,一股厭煩之火反而漸漸由心底滋生。

聽了殷陽的牢騷,玄誠侃侃道:“打坐修心、誦經養性、習武鍛體,可修煉一途並不拘泥於道觀之中,哪怕你平時呼吸睡覺也都大有奇功。這一路走來,每留下一步腳印皆是曆練,每滴落一滴汗水亦是修行。持之以恒,腳踏實地,這正是你所欠缺的。”

眼看師父又要長篇大論,殷陽趕忙止住。“師父教訓的是,這些道理弟子必將銘記於心,可這天色也不早了,我們還是趕路要緊吧。”

“不急,蜀山派已在眼前,就居山頂之上,沒多少路了。”

走了這麼久的路,殷陽腳都酸了,聽到此話,終於是長舒一口氣。他抬眼望去,原本有些升騰的心,此刻又涼了下來,雖然玄誠說的輕鬆,可這哪裏是山,分明是登天的梯!

這堵石壁似的高山突兀而立,高插青冥,巍然屹立在大地上。僅容一人通過的石徑蜿蜒而上,直入雲海。石徑旁生怪鬆搭棚,上覆古藤蟠纏,顯然年歲已久。玄誠信步而上,無奈的殷陽心中縱有萬般不願卻也隻得隨行。

及至山巔,霧靄輕輕泛起。遠處,流雲瀉動;近處,煙氣繚繞。

撥開雲霧,印入眼簾的是一汪胡泊,水麵浮萍漂泊,碧綠而明淨,倒映湖邊鬱鬱蒼蒼的茂林修竹。

“四麵都是斧劈一般的山峰峭壁,其中卻有這樣一汪湖水,真個是奪天地之造化。”殷陽不得不讚歎大自然的神奇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