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誌義也就是當年昌豐號上的老悔頭兒果真是個有心計的人,他將從宮殿裏拿出來的金銀珍寶和當年瑞蚨綢莊及程家大院裏的值錢東西都存在南洋,一部分換了錢財存在了行當裏,一部分則是買田置地並且地契存在了行當裏,而這個行當叫做,昌豐行。老悔頭兒給沈思的香囊裏並沒有過多的東西,隻有一句話,昌豐行,鍾慶。原來鍾爺也是在十五年前便開始在南洋積攢著自己的財物,就是希望有朝一日,或者說十五年後出完最後一次海便可以在南洋安家過日子。
一時間兩個落魄的年輕人一下子變得很是富有,但是兩人都是綢莊生意的後人,所以商計著也要開綢莊,沈思覺得應該再開瑞蚨綢莊,盧雪鳶卻要開泰華綢莊,兩人爭執不下。沈思看著盧雪鳶說道,“你以後便是綢莊的老板娘,叫什麼不都一樣。”盧雪鳶笑著,俏麗如三月春桃,“既然如此,沈相公為何不肯叫做泰華綢莊,反正都是我們的綢莊。”
“你不懂的,瑞蚨乃是我們程家的祖傳基業,我想,我程沈思不能不理了祖傳的家業。”沈思跟盧雪鳶說道,盧雪鳶點點頭,但是還是一副可人模樣的說道,“泰華是我爹和你爹的心血啊,也不能說便扔了。”最後沈思掂量半天,卻對盧雪鳶說道,“不如就開兩個綢莊好了,城南一家城北一家,城南的瑞蚨,城北的泰華,跟當年在福清一樣。”盧雪鳶聽了欣喜萬分,便說道,“到時候,別讓我的泰華吃了你的瑞蚨,就太丟麵子了。”
沈思笑著說道,“你別得意,我不是程子珣,你也不是勤叔,到時候看誰能獨霸一方。”在慢慢的接觸中,本來就互相有著好感的兩人暗生情愫。在綢莊開業運轉兩年後,十八歲的沈思八抬大轎將碧玉年華的盧雪鳶迎進程家在南洋的新宅院。
生意上的得意,婚姻的美滿,讓沈思和盧雪鳶慢慢的忘卻了當年的昌豐號,兩人結婚不久,便生下一對兒女,看著一對金童玉女般的兒女,沈思心裏甚是高興,並未一雙兒女取名為,程若毓,程若芹,他們無法忘記當年為了他們而犧牲的父輩,所以借音來懷念他們。
日子就這樣平淡卻幸福的過著,後來,盧雪鳶又生了一個小胖小子,已經年近而立的沈思幸福的托起兒子,想了半天給孩子起了個好聽的名字,程若羲,但是盧雪鳶卻嫌棄這個名字太過女氣,結果沈思就搬出了王羲之跟她理論,一時間雪鳶敗了下風,不得已,就隻好從了沈思的意思。
這時候已經十歲的程若毓和程若芹已經是能夠幫著沈思和雪鳶做些事情,不僅如此,一雙兒女在私塾裏麵也是令人羨慕的一對驕子。沈思當真是沉浸在這樣的幸福生活中,卻不知道當年並沒有承諾的約定已經悄然而至。
這一天下著大雨,從泉州進的綢緞遲遲不能發貨過來,瑞蚨綢莊的大掌櫃程沈思自然是有些焦躁,這一日晌午,雨還是淅淅瀝瀝的下個不停,雪鳶已經將泰華綢莊丟給程府的總管打理,她在家裏等待著沈思。沈思將滿是雨水的油紙傘扔到地上,隨意的抹了抹身上不經意間濺上的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