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正確決策是企業生存的命根子(7)(2 / 2)

因而,企業管理者必須要讓下屬與企業的利益取向保持一致,最重要的是在企業內部建立有效的保障機製以及正麵的企業文化,讓有效溝通不斷修正企業與下屬間的利益取向偏差,最終使雙方能充分理解並建立起信任的關係。

信任是化腐朽為神奇的良藥,但遺憾的是很多企業都處於一種內部的信任危機當中,並且非常嚴重。比如,沒有凝聚力、上司沒有威信、人心不穩、工作沒有積極性等,企業就像處於一個隨時都可能爆發的火山口上。怎樣才能化解來自企業內部的信任危機,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呢?

加強文化融合

隻有員工發自內心地認同了企業的文化,才能真正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要加強員工對不同文化的融合能力,促進不同文化背景的員工之間的理解,就必須根據客觀環境與企業的戰略要求,建立起企業強有力的獨特文化及理念,使員工達成對企業文化的共識,形成共同的價值觀。隻有這樣,信任才有了堅實的基礎。

不任人唯親

管理者必須改變自己的領導風格,做到任人唯賢,而不是任人唯親。任人唯親是指對有共同經曆、相互熟悉或有特殊關係的人盲目信任並加以重用。任人唯親是團隊信任的大忌,首先,它阻止了優秀人才的加盟,不利於企業素質的提高;其次,使管理者大權獨攬,獨斷專行;再次,導致員工不思進取,缺乏創新和憂患意識;最後,導致企業內部爭權奪利,人心渙散,缺乏凝聚力。

另外,管理者還必須避免內部爭權奪利,增強凝聚力,賞罰分明,使員工更加信服自己的權威。

健全考核和激勵體係

雖然在管理上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平等,但至少應該做到百分之百的公正。在考核和激勵上公平、公正、公開,才能贏得人心。如果一個企業到了“說話的不如做事的、站著的不如睡著的”地步,可以肯定它已經山窮水盡,離企業死亡的日子已經不遠了。因此企業要建立明確的績效目標、實施完善的薪酬激勵製度,在考核上給予客觀的評估並給予合理的回報,才能讓員工價值得到雙方的認同。

合理授權

事必躬親導致的結果,一是效率低下,二是團隊失去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必須通過合理授權,使團隊成員有充分發揮自己能力的機會。在必要的指導和監督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權、責、利三者間建立平衡的機製,賦予下屬相應的職責權力,鼓勵其獨立完成工作,讓企業在員工自身的積極性與能力有效發揮的前提下運行。

有效溝通

提高信任度,無論對企業、企業製度還是企業管理者而言,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加強內部的溝通和交流。

首先必須建立科學的決策機製,在做出重大決策時,集思廣益,虛心聽取各方麵的意見;鼓勵創新,鼓勵員工提出合理化建議,不片麵要求下級無條件服從上級,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

如果企業文化建設和規範性管理製度的運行不到位,企業內部的信任危機就可能會愈演愈烈,因此要“雙管”齊下,一方麵就是用管理製度、規範性的程序來規範全體員工的行為;另一方麵則是溝通員工心靈。製度永遠有管不到的地方,但文化卻是無孔不入的,如果能在全體員工中實現企業靈魂——企業精神下的心靈溝通,企業的信任危機將被控製和降到最低限度。

企業要想走出困境,就要首先贏得顧客的信任,要贏得顧客的信任不僅要在顧客身上下工夫,還要積極做好內部溝通。一個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顧客的信任,得到信任,企業才能蒸蒸日上。

本田公司:巧妙回避擺脫困境

陷入困境

日本本田技研工業公司(簡稱本田)是一個在國內生產產品、產品以出口為主的企業,其產品出口比例占到總產量的2/3。其中,又以出口到美國市場為主,本田出口到美國的汽車,約占本田出口汽車總量的60%。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之後,美國政府開始采取限製進口的政策。“自動限製”政策給日本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本田出口到美國的汽車價格優勢完全喪失,財政上也受到了巨大的損失,以出口帶動生產的本田麵臨著一場嚴重的生存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