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測試在灣仔海港中心及尖沙咀金馬倫道的兩間7-11便利店進行,為期三個月,現參與此項目的商戶包括渣打銀行、東亞銀行、購票通、SONY及突破機構。而提供之五項電子服務為電子銀行、電子繳費、電子購票、電子購物及電子捐款。
另外,香港市民更可利用CATs繳交香港電訊住宅電話費用。除可通過讀取帳單條形碼作電子繳費之傳統方法外,CATs更提供全港獨有的簡易繳費辦法—用戶隻需直接輸入住宅電話號碼及登記用戶身份證號碼,即可翻查帳單以繳交電話費用。
“電子便利交易站”櫃員機外貌與一般櫃員機差不多,但能夠接上互聯網絡,連到其他網站進行網上購物。它是以計算機及互聯網為基礎,結合可靠穩定的安全係統,通過寬頻網絡提供多媒體功能的電子便利交易站,是解決市場對電子交易主要疑慮的理想方案。CATs的外形小巧美觀、功能多元化,配備高解像屏幕,可顯示多媒體信息、采用超聲波觸屏,操作簡易。CATs兼備磁卡及智能卡閱讀器,首階段先接受銀行卡(EPS)及信用卡作交易。為顧客提供二十四小時網上購物服務,是業務的一項突破。
2000年10月底,香港7-11慶祝銅鑼灣波斯富街第四百間分店正式開幕,並宣布多項增值服務,包括八達通付款購物,增設電子便利網上地圖,來配合網上購物提貨服務,香港電訊繳費服務,及推廣年輕人身心健康的“清新動力”計劃。增值服務,離不開參與電子貿易,推電子便利網上地圖(eMap),就是針對網上購物提取服務,提供便利的配套。這項計劃是香港7-11跟香港地政署合作,利用數碼地圖,讓選擇到便利店取貨的顧客,縮窄選擇提貨分店範圍。為控製此取貨服務的存貨及運輸成本,主要選擇貨品體積較輕便的網絡零售商合作,最開始選擇合作的網上零售商包括Sony、MDY2、hongkong.com及年代數碼媒體有限公司。
2002年7月,香港7-11又推出了3項電子商務服務,以留住顧客、吸引更多人流到便利店購物,長遠在顧客心目中建立“方便”的形象。這三項電子商務服務包括代網站收取費用,中學教科書訂購及提取,照相衝洗及數碼影像服務。
其中,擁有龐大瀏覽量和注冊會員的新浪網(sina.com)在2001年推出網上收費平台“SinaPlay(新浪樂元)”後,廣受網民歡迎,注冊用戶不斷提升,為使這項服務更為普及,新浪網通過香港7-11的零售網絡,整合這項嶄新的網點預付服務,讓用戶更容易購買到“SinaPlay新浪樂元”。7-11預先收取費用,顧客付款後可用收據上的密碼登入網站,使用網內的收費服務。
便利店亦與商務網上書店繼2001年後再次合作,提供中學教科書訂購及提取服務,使用者可於網上或便利店遞交訂購表格,再到鄰近的便利店提貨。另外,7-11又與吉仕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提供衝洗服務,使用者可交U盤或磁盤,或通過互聯網遞交,亦可選擇取回相片或數碼化產品。
2004年11月1日,香港7-11進一步推出了互動的“麵麵通”服務。過去,上網買電影票、購物雖快捷方便,但未能立即取得商品或購物收據。針對此缺口,互聯網多媒體解決方案公司麵麵通網絡係統,就推出了可實時發票的互動信息站“麵麵通”(MetroNet),以年輕人為市場對象,故先於50間主要消費區的7-11推出。“麵麵通”互動信息站提供多項服務,如訂購活動門票、電影票、下載鈴聲、消費指南等,標榜多元化和能實時滿足顧客需要,估計主要客群介乎15至40多歲。該信息站同時能作為商戶的廣告平台。
在互動信息站“麵麵通”首發儀式上,互聯網多媒體解決方案公司負責人指出,研發該產品前曾作市場調查,發現許多市民曾在網上購買電影票,但當中有不少人提出,到達現場後要排隊取票或在取票機刷卡,感到不便,遂有“即買即選位即取票”的構想。買旅遊保險也可實時打印保單,實時拿到票據,能減少消費者的不安感。而該公司之所以選擇7-11為合作夥伴,是看中其店鋪網絡廣闊,能接觸不同層麵顧客,不用花很多錢買廣告。現已有50部“麵麵通”分布於銅鑼灣、尖沙咀及旺角的7-11。
香港7-11方麵則表示,會利用本身物流支持優勢,配合“麵麵通”提供購物服務,消費者能選擇甚麼時間到哪間分店取貨,真正發揮24小時購買的功能。事實上,“麵麵通”跟7-11有互惠作用,信息站裝有網絡鏡頭,假設有視像會議服務,就能吸引年輕人如中學生,相約在不同區的店內聚頭。藉以延長客人在店內逗留時間,有助提升營業額。
隨著與內地商務交流的增加,2012年,香港7-11又與內地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阿裏巴巴合作,合作發行支付寶付款卡,以方便香港市民在阿裏巴巴旗下的淘寶網及其他內地網絡購物平台上購物。
2014年,香港7-11又為台灣博客來等網絡書店提供店內取貨服務,並計劃將來繼續增加海外文化創意類貨物的取貨服務,從各地間的文化交易中謀取新的商機。
第五節 用心做好電子服務
在廣州,7-11成為首家設立“好易”自助繳費終端的24小時零售店鋪,該終端除了提供繳納各種費用的功能以外,還可以為顧客購買保險及訂購機票。
2004年10月12日,羊城通公司與廣東賽壹便利店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正式宣告7-11便利店開通羊城通充值服務及發行消費應用。羊城通自係統開通運行以來,因操作較之自助充值更為簡單方便而成為備受上班族和學生族青睞的人工現金充值服務。但其網點的設置和服務質量一直是廣大羊城通用戶關心的話題。擁有330萬用戶的羊城通係統與賽壹公司的友好合作,正是結合7-11便利店成熟的網點布局及全天候的營業時間,為市民拓展更大的人工充值服務空間,以進一步強化羊城通人工充值網點服務意識和提高人工充值服務質量的重要舉措。截至2004年10月,廣州市區共有110多家賽壹公司所屬的7-11連鎖便利店,主要開設在顧客需求較大的鬧市商業區和住宅區,為市民提供優質高效的24小時便利服務,建立了良好的信譽。首批15家7-11便利店在2004年12月底前率先開通羊城通人工充值服務。最終目標是讓廣大市民在任何一間7-11便利店均能享受羊城通真誠便捷的貼心服務。在開通人工充值服務的7-11便利店中,也同時實現了羊城通發行和消費應用。令廣州市民在7-11便利店購買任何商品,隻需兜裏放張羊城通,便可以刷卡消費。
在北京、深圳、上海等地,7-11也與當地市政部門合作,提供公交地鐵一卡通、銀聯卡、購物卡等非現金付款服務。
如今,除了在內地設立網上購物平台,7-11從2013年開始嚐試與諸如京東網上商城、順豐快遞等不同類型的電子商務機構合作,廣泛開展O2O業務,進一步拓展服務平台。
通過以上的種種7-11在E時代的舉措可以看到,在信息時代,把連鎖便利店與各種各類的網絡相結合,與多種多樣的信息服務相銜接,既可以充分發揮7-11的多店麵優勢,還能解決那些網絡商店的店麵不足甚至無店麵的矛盾,又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顧客,也解除了顧客對網上支付的擔心,顧客可以選擇在離家最近的便利店交貨,也可以和在便利店買東西一樣交款。而便利店裏設置的多媒體終端又構成了電子商務的入口。通過自身的門店網絡,7-11便利店把現實的網絡與虛無縹緲的電子網絡結合起來,真正把電子商務落到了實處,也昭示了其未來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