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詭異(1 / 2)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千百首,男歡女愛。

聖人曰,思無邪,食色性也,劉秀不是酸腐儒生滅人性,存天理,男歡女愛人之常情,隻是初次識的春光泄,略有尷尬形色於表。

“王爺?王爺?”

“何事大呼小叫,對了你說誰來了?”劉秀借故掩飾不自然的麵色。

柳兒這小丫片子有點不知所以,如今的王爺是越發古怪了,好端端的臉怎麼還紅了呢?:“就是先前來找過你的漂亮姑娘啊?”

“葉叢雲。”劉秀心頭一喜,這個結拜義妹是這豪門林立,權貴紮堆的洛陽唯一朋友了,如今來到訪自然是心裏高興。

前堂葉叢雲一如既往男兒裝束,隻是今天換了一套青衫,飄逸儒雅,像是初出江湖的少年遊俠兒。

“恭喜兄長了。”一見麵葉叢雲便是道喜。

劉秀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道:“何喜之有?你又來取笑我不成。”

葉叢雲拱手笑道:“小妹不敢,兄長才學貫古通今,一首祝壽文章折了天下才子的臉麵,如今文壇上提及兄長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葉叢雲玩味的看著劉秀,紅唇劃出一個完美弧度。

劉秀自朝覲宴會歸來閉關不出,所以不知道外麵的消息,那首為秦皇祝壽的文章,隨著文臣們的口中傳遍了天下,文壇上的宗師才子不無翹首肅然,一個個都想著破了這文章,但是思來想去卻是無破綻可言。

江南士子在春雪樓廣招天下英才破題,聲勢浩大震動,南北文壇因此風起雲湧,驚動了文壇上幾個隱世不出的老儒生,這幾個老儒生初看了文章便開始搖頭,直到最後讀到那句,五十年聖壽,自此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驚呼天人之筆竟是絕唱。

劉秀啞然沒有想到一首即興的祝壽文章,會惹出如此大的風波,那幾個老儒生劉秀是識得,在文壇上是泰山壓於頂的宿老,狀元楊文琳可以說是當今文壇領袖,可在這幾個老儒生麵前都是客氣謹慎,恭敬的執晚輩禮,生怕那一言說錯了招來了一頓訓斥。

劉秀揮揮手,遣下一眾小廝婢女道:“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當時也是被逼無奈,矛盾直指,不得已才賣弄下這十幾年的的學問,卻也止到如此罷了。

葉叢雲不知朝覲宴會發生之事聽劉秀這般說,問道:“莫不是這裏有隱情?”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世上朋友多知己少,葉叢雲與劉秀相交知己,雖然相處時間尚短,但真正的知己僅僅是見過一麵,也可為彼此拋頭顱灑熱血,這就是江湖兒女情,劉秀信得過葉叢雲故此不隱瞞,一五一十敘述了朝覲宴會的壓抑,沉悶,詭異。

葉叢雲聽後久久不語,**著手中三尺劍,像是在嗬護一個嬰兒樣的輕柔,許久道:“朝覲宴會是朝廷一年一度的聖會,藩王回朝外戚叩首,不是烽火戰事決計不會有人上書諫言,觸怒天威,再則上官顏椒房獨寵,老將軍又是何等人物,入宮不下馬,上殿不下跪,上官顏沒理由討好兄長?”

前堂空無一人寂靜無聲,還是葉叢雲開口:“說來巧了,前些日子禦史台大夫左千秋與我父親在書房密談至天明,中間很少在朝野露麵的黃石靜來個一次,我進去請安奉茶時,聽著些蛛絲馬跡似乎有討論朝覲的詞語。”

“這三人討論朝覲?”劉秀目光遊離,這三人都是皇朝的擎天巨柱,尤其是黃石靜一年也見不到一麵,但明理的知道是位帝師樣的人物,這三人幾乎是不可能私下聚在一起的,即是因公私聚,也是決計不可能討論朝覲這不痛不癢的事兒。

葉叢雲道:“說不得,近日京師氣氛詭異還是不要妄自揣測,幾日前我與京城中幾個王侯小姐場麵上的小聚,中間有個父親在三大營任職的紈絝少爺,喝醉後說朝覲期間有人持虎符秘調神機營,天機營京畿駐軍離開駐地靠攏京師洛陽。據說禁軍靖皇司死士,也分批潛入皇城後的玉皇山脈,建立蔓延百裏的崗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