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古禮七步詩(2 / 2)

司馬長空這首詞韻味是不怎麼樣,但從拍馬屁角度講真是少有能及,大秦立國千餘年,曆史悠久古來少有,文功武治空前古今,不過比之上古十六國四十八皇朝混戰,豈可同日而語。

秦先祖本是一介草民,趁前朝皇帝昏庸,天下變動奪得天下,怎比得上古諸王世家,更何談遙感昔日,上古兵戈肆虐,屠戮江山,幸天降大秦,烽火滅,狼煙熄,橫掃六合?這狀元郎再有學問,短時間內怕也是做不出的,果然楊文琳麵色難堪。

司馬長空則是一臉竊喜:“狀元怎麼了,還不是被下官一首詞難住了?”

不少人也在私笑,要看楊文琳的笑話,秦皇也是投來了目光,想看看楊文琳如何麵對,有人的地方即是江湖,朝廷也不過是另一江湖。

恰在此尷尬微妙時刻,一個曼妙聲音傳來:“諸位大人好雅興,但這樣你來我往總是傷了感情,依本宮瞧來還是不作的為好,說起了陛下下個月喜逢壽誕,不如列為臣宮給陛下獻上一首壽詞不是妙哉。”

上官顏為楊文琳解圍,眾人皆是一驚,不清楚這狐媚子的意思,這話裏話外是暗藏下文。

上官顏扭頭看向了劉秀道:“本宮聽聞王爺文思敏捷,學問通達,可否讓本宮及諸位大臣見識翻。”

劉秀聽了這話,酒立時醒了,頭腦裏開始琢磨起來,吟詞賦詩是不在話下,隻是上官顏是什麼意思,難道是為了劉京的事?也不必如此,萬一自己對了出來,不是大出風頭嗎?不對,上官顏不是簡單角色,沒理由想不到這點,還是不要顯弄學問的好。

此刻滿朝狐疑,上官顏何意,劉洪,劉京的目光也不禁微微看向劉秀,尤其是劉京,不明白自家親娘唱的是哪出戲。

秦皇笑嗬嗬開口了:“秀兒你自幼聰慧,朕也想知道近來你學問如何了。”

“兒臣遵旨。”秦皇說話了,劉秀沒了反駁了餘地。

不是上官顏提及,秦皇幾乎是忘了劉秀這個兒子了,這聲秀兒叫的是有些生硬,至於說聰慧不聰慧的完全是信口開河,人雲亦雲。

在秦皇看來上官顏不過是為楊文琳解圍,也是不讓葉離難堪,不讓他再幾股勢力間不好抉擇。

至於說自己這個兒子學問怎麼,如何應對秦皇是不在意的,隻要他點頭有說好,誰還敢站出反駁不成。

上官顏的用意不知,但一個在秦皇麵前嶄露頭角,絕佳機會的不容錯過。

劉秀站起身,不慌不忙的整理衣袖,走到中央竟是朝著殿外深深抱拳鞠躬一拜,而後又同樣朝秦皇一拜,再然後是半微著身子環顧一周,再是一拜。

這三拜是上古文人禮法,遵循天地君親師,三拜而立,滿朝的文臣皆是肅然,紛紛正襟而坐,上古聖人的禮法誰敢怠慢,有些喝醉人也頓時醒了酒,當今已是沒有幾個讀書人,遵循上古繁雜繁瑣禮法了,唯有如聖人一樣讀書養性,不為名利的大學問家才會如此執著,在座的都不一般酸腐文人自然認得出,即使是楊文琳陳鴻飛也是臉色動容。

劉秀一臉浩然正氣,腰杆挺的筆直,一手背後,一手握拳輕放在腹前,昂首緩步踏下,像極了古時大儒君子,傲然天地,鐵骨錚錚縱使粉身碎骨也堅持中心信仰,曆史長流淹沒滾滾紅塵,唯獨滅不了心中的信仰。

“這是讀書讀瘋了嗎?”劉洪,劉京這兩個死對頭,頭一回想法是如出一致,不怪他們這麼想,當今之世還有幾人會是這般,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這才是天下讀書人的內心的想法。

一步,二步,三步直到第七步,劉秀身形軋然而止,用一種渾厚磅礴聲音朗道:“九萬裏皇圖,伊古以來,從無一朝一統九萬裏。五千為春,五千為秋,五方向風,五風和慶,五十年聖壽,自此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