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道藏(2 / 2)

然而今兒個天下豈有道教門徒?即是有殘餘勢力,早被朝廷大軍掃蕩幹幹淨淨。

物是人非距離碭山染血已有數個年頭,許多書籍早沒了,道教名諱是禁忌,不更事的孩童不知何為道教,隻道是江湖俠客飛簷走壁怎的了得。劉秀初窺絕世之物情不自禁,過了那一陣卻也沒什麼,塵歸塵,土歸土一切都埋葬在了時間長河。

劉秀曾聽問葉叢雲談及武道高手是如何了得,此刻心裏癢癢,難免有了別的心思又繼續品讀。

開篇道三清六禦,卻首述十二小玄功。

五行奇門遁甲,髒腑二氣衝體,三九離明通神,是詩文行體的言句,苦澀難懂。

一旁有釋文,五行盾術,奇門八甲缺一門,結天地大陣於丹府,引陰陽二氣繞六腑小周天,繼衝體離魂,陰魂陽魄逆轉,九九隨風轉,離明日月熬,回光內照日月坎離交,萬事不思,六根清淨體堅牢。

“真是矯情,十三玄功便十三玄功好了,還非得弄出了個缺一門。”劉秀嘲笑,知道道教中有三,九,十二的吉數。

三清六禦,禦陰,禦陽,禦雷電,禦自然,禦蒼穹,禦大羅須彌。陰陽乾坤逆轉,雷電萬物蒼穹,重開無窮須彌。。

文字末端右下方不知所雲道,‘三清三境,三屍三斬。

餘下幾張鐵片倒是沒了禪深奧義,學士大家的咬文嚼字,皆是通俗易懂的。

劉秀簡單讀了連道,荒唐,荒唐!上麵所述都是解釋第一篇的通俗語言,及如何修煉對應的境界,應是後世前輩覺得這原文繁瑣,不易理解故此後加上去的,卻似光怪陸離的神怪小說。

道術九重天,一重一座山,九山過後仍有無盡山巒,

這說是道術九境,至於說九境過後還有無數山巒,也是沒什麼,激勵之語,多多益善。

然而後麵說道術小成後,如五行盾術,借漫天大火遠遁千裏,化身木中隱藏身形,汪洋大海潛行萬裏滴水不沾。奇門八甲天地大陣移山填海,偷天換日,撒豆成兵,呼風喚雨等等。

劉秀暗罵:“這些個牛鼻子老道,吹牛的本事比玉皇山山脈還遼闊,道教昔日昌盛不假,但遠不及武道江湖,道教強者不輸武道雲橋,乃至傳聞中真空化境,隻是不如武道江湖那高手輩出,多不是道術末端,是道教擇徒苛刻,不講究天資天賦講究緣。

當年奉天道道主下山偶遇一樵夫,驚為天人,認為茫茫紅塵人海相見,是上天注定竟收作弟子。

天下皆認為奉天道道主荒唐,道教弟子卻說道主順應天意無可厚非,不然不至於輕易被剿滅,話說江湖沒有人勾結皇子或是朝廷命官嗎?自是有的,但江湖上無處不在高手眾,朝廷也隻得依江湖規矩治理江湖。

劉秀對此素來嗤之以鼻,順應天命會夥同太子謀反?認為這是道教故作神秘色彩,蒙騙百姓朝拜信奉的手段,也是道教弟子自稱是神仙子弟的因由。這鐵片上所述真假不說,單說三清六禦,十二小玄功,練成如此神通,即是雲橋高手亦難敵,道教裏有這等強者不需多,十幾人足矣,朝廷是萬萬不會輕易發兵清剿的。

北方宗師張世苗就是雲橋境強者,已快是江湖無敵手了。朝廷對此人也是忌憚,委以鹽運重任便是有安撫的意思,所以劉秀對鐵片記載的修煉功法是不信的。

驅狼吞虎,雞血石是四分五裂了,而這鐵片如何處理?摸了摸感覺鐵片的材質,感覺比雞血石還要堅硬,劉秀犯了難。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這話說的不假,道家不是講究緣嗎?這倒是真緣分,早該化為塵土的東西,像是狗皮膏藥纏上,甩是甩不掉了。”劉秀自我安慰。

環視密室,劉秀的目光定格在了牆角,那是個廣口細頸海紋青花瓷瓶,找了長紫檀木匣子,將碎了的雞血石和鐵片一股腦的塞了進去,又丟進瓷瓶裏。

風卷起雪,火苗竄起,青煙搖搖直上。戲台子上換了主,不是煙花但也是小有名氣的角。

劉秀透著門縫看著凍得瑟瑟發抖的柳兒,聽著外麵洛陽城在新年氣氛烘托下,傳來熱鬧聲莫名嘀咕了句:“過年了又是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