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鎮殿軍(2 / 2)

鎮殿軍是秦皇親身護衛,不足千人,個個都是高手。

節製鎮殿是鎮殿侯,傳聞是武道強者,出入百萬軍中如入無人之境。

鎮殿侯神秘莫測,至今不顯聲明,朝堂上雖然知道有這個存在,但沒有見過其人的。

劉秀,葉叢雲相互對視,不言而明想到了一塊去,悄悄豎起了耳朵。

“你們瞧瞧這天兒,咱哥三倒黴,得去邊疆跑一圈。聽說那地方毒蟲遍地,滿目瘴氣這不是冰火兩重天嗎?”其中一人忍不住嘮叨了聲。

“閉嘴這是說話的地方嗎?”坐在桌子主位的人開口訓斥。

他們的聲音不大,劉秀二人坐的不遠隻勉強聽了個大概,也是這三人沒有過於防備,不然休閑探聽到一點一滴。

那人被訓斥心有不服,張嘴要說什麼可是看了看四周突然又閉上了。

“邊疆?毒蟲遍地?冰火兩重天?難道他們要去南嶺。”劉秀像是想起了某些隱秘的事情。

眼下正值寒冬,隻有南嶺天氣炎熱,多瘴氣,其中毒蟲遍,南嶺蠻夷之地,多數部落殘暴凶狠,食人飲血不講道理法度,為大秦朝廷唾棄,十數年前靠山王領大軍二十萬鎮守還時有動蕩,父皇遣人去辦哪門子差事兒。

想起靠山王劉秀又有點釋然,年關將近老太太想兒子了,說起靠山王劉宿林,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個人物,秦皇胞弟武道強者,按輩分是劉秀的皇叔,二十歲領披甲人十萬鎮守南嶺,到今兒個有十幾個年頭了,是宗室皇族唯一手握軍權的。

‘靠山王’與別的親王不同,封號是秦皇欽定,自古各朝各代是沒是這樣封號的,民間有靠山峰吃上,靠水吃水的說法,皇室的靠山自然是皇帝。靠山二字是告訴天下,劉宿林的靠山就是大秦皇帝。

葉叢雲也知道靠山王這檔子事,葉離和秦皇的關係莫逆,甚至比劉秀知道更多些。

傳聞劉宿林出生時烏雲蔽日,淨妃也是當今兒的皇太後,分娩時忽天降祥瑞,有一道紅光射入了宮闈,隨後雲開霧散嬰兒啼哭落地。當時道教盛行,說這是祥兆先,皇聞知甚是喜悅欲封劉宿林太子,然而後來不知怎地出了變故,繼位的是大哥劉仕便是當今秦皇。

皇權鬥爭種種宮廷秘事,葉叢雲不知,劉秀知不知道,可知道一點天子家自己個事兒,做臣子知道了權當不知道,故此沒有多言。

那三人顧著埋頭吃喝,沒會功夫付錢走了人,形色匆匆。

劉秀漫不經心道:“年關了父皇連靠山王都召回來了,今年熱鬧了,對了再過幾日娘娘們回家省親,你們葉家也有得忙活。”

說道省親劉秀神色一淡,宮裏有規矩每至年關,娘娘們可以回娘家住上段時日,劉秀自幼喪母,說道這難免有點傷心。

葉叢雲聽劉秀意思知道他沒當回事,靠山王是議過儲君的王爺,看似手握軍機鎮守邊疆其實是流放。靠山封號乍覺得是秦皇厚愛恩寵無雙,細想想從古自今多少正統封號,不用偏偏自創一個多半有安撫之嫌。

再說了每至年關皇族宗室朝覲,也都不見靠山王影子,秦皇不責備連老太太哪都沒動靜,像是沒這人兒似的,有些規矩豈是說改就改,召靠山王回京用的過年著皇帝身邊的禁軍前往?隨便遣個傳旨太監是了,回家過年又不是軍國大事,小題大做瞎子也能知道不簡單。

“自己個義兄瞧著挺精明一人怎麼看不出其中門道呢?”葉叢雲一陣無奈,她哪裏知道劉秀不參政,不問政,朝廷上的事兒怎會懂。

“葉叢雲心裏苦笑,但真怕劉秀無知無畏,稀裏糊塗卷入了政治漩渦出言提醒:“山雨欲來風滿樓,兄長姑且聽小妹一言,朝覲後閉門不出明哲保身。”

劉秀聽出了葉叢雲話弦外音,奈何雲遮霧罩沒明白是何意思。對方不願把話說白了劉秀也不勉強,相交時間雖短葉叢雲人品卻是信得過,恩情記下了對錯是後話。

吃喝過後,二人話別,相約日後再見。

劉秀一路揣測葉叢雲最後說的話,隱隱覺得有那麼點感覺卻說不出來。

“靠山王,靠山王,今兒與往年不同,朝覲禮品的事兒早時候與叢雲商量商量好了,她見多識廣說不準有注意。”想著想著劉秀又跑到了朝覲上去犯了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