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九回:(下)老阿紫力擒莽撞漢 嶽鵬舉忠義收三將(3 / 3)

“周頭領快請起!快請起!”嶽飛邊說邊連忙上前扶起周倫,繼續言道:“周頭領言重了!古人言: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周頭領受楊幺要挾蠱惑,也在情理之中。如今,幡然悔悟,歸順朝廷,也算是民心所向。聖人言:朝聞道,夕死可也!隻要周頭領改惡從善,反對楊幺,一心為國,莫不是朝廷之幸,百姓之福!可喜可賀!”

楊華對周倫言道:“嶽侯爺,誠人也!在下歸降後,朝廷不僅沒有追究,嶽侯還提拔在下為潭州兵馬鈐轄,田明為衡州兵馬鈐轄;隻要周頭領誠心歸降,嶽侯少不得重用頭領。”周倫再無二話。

嶽飛命任士安、牛皋將人馬與周倫合兵一處,立即拆除水寨,木料民船歸還百姓,然後精兵從陸路回歸潭州。自己領楊華等眾將繼續攻打寶台山。

按下嶽飛的人馬暫且不表,且說楊再興人馬直撲李合戎的社木寨。社木寨是楊幺大鬧洞庭的又一個重要據點,是扼守鼎州的樞紐,進可以取鼎州,退可以泛舟湖上,也是楊幺物資的重要來源。

守社木寨的頭領不僅有李合戎,還有楊幺手下的第二條猛將銀錘將何元慶,他是洞庭兵馬太尉楊欽的親外甥,一對八楞梅花亮銀錘,有萬夫不當之勇,因楊欽曾是鍾相手下的重要人物,遂投奔舅舅。

楊再興率三千人馬,馬不停蹄地來到社木寨下,命田明前去叫戰;李合戎得知前來叫戰的是仇人田明,恨得牙根癢癢,想立即去出去跟田明拚命。何元慶冷靜,道:“李頭領,我看還是弄清情況再說!”就在這時,兵卒來報,此次挑戰社木寨的主將是嶽飛手下的猛將楊再興,李合戎不禁暗驚,田明不在話下,可楊再興不好惹,就在李合戎猶豫不決的時候,小將何元慶自告奮勇出去迎戰。

功夫不大,社木寨寨門打開,從裏麵衝出一千人馬,為首一員小將,看年歲二十出頭,濃眉鷹眼,麵色白淨,頭上挽個牛星發短,不罩盔甲,一身素羅袍,誇下一匹白馬,得勝鉤上掛著一對八楞梅花亮銀錘,隻見這對錘,足有一石。

楊再興見出來一員小將,他從嶽飛那裏得知,此人就是銀錘將何元慶。雖然聽說楊欽已經反正,卻不知何元慶是否願意?若是他沒有接到舅舅反正的訊息,乃或是自己根本就不想歸降,恐怕會有一番廝殺。

楊再興大聲道:“來將通名!”何元慶抬了抬傲慢的鷹眼,對楊再興道:“本公子乃銀錘將何元慶是也!無名鼠輩,也敢來挑釁社木寨,你回去讓嶽飛親自來,本公子要會他一會,本公子錘下不殺無名之輩!”

楊再興一聽,何元慶確實挺狂,哈哈大笑道:“小小的社木寨,還用得著嶽大哥親往,在下楊再興就要趟平社木寨!”

“哦!閣下就是嶽飛手下的第一員猛將楊再興,好!好!好!今日你我在此大戰三百合,不分出個勝負,絕不罷休!”何元慶自負地言道。“好!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楊再興說完,抬腿摘下五鉤神飛亮銀槍,一個“白蛇吐信”,五鉤神飛亮銀槍如同一支離弦的利箭,直奔何元慶的哽嗓咽喉。

何元慶不敢怠慢,一個“雷公舉錘”,雙錘合並,封住楊再興刺來的五鉤神飛亮銀槍,楊再興一看何元慶雙錘上舉,下盤露了出來,五鉤神飛亮銀槍抽到一半,來了個“槍撩一大片”,槍尖朝何元慶腹部掃來。

何元慶情知不妙,往後一仰,來了個“金剛鐵板橋”,右手錘一個“海底撈月”,將楊再興的五鉤神飛亮銀槍崩了出去。二次上手,兩人都使出平生絕學,一個是槍如閃電命難留,一個是錘似滂沱性命憂。

這真是:洞庭水清民生苦,妄想稱帝心不古;欲解天下黎民難,還民鄉裏種五穀。老阿紫力擒莽撞漢,嶽鵬舉忠義收三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