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回:(上)洞庭湖嶽飛收三猛 稻草陣覆滅楊幺軍(1 / 3)

楊再興與何元慶交上手,一個是勇猛無比,一個是年青好勝;一個是五鉤神飛亮銀槍寒光點點,一個是八楞梅花亮銀錘上下翻飛。兩匹白色戰馬“氣死雪”和“賽白龍”像走馬燈一樣,煞是好看。看得列陣的兵卒不會喘氣,看的壓陣的李合戎眼珠子不會轉動。

雙方大戰了一百二十個回合,二馬“啪啦”一措蹬,隻聽何元慶小聲地說道:“楊將軍隨我來!”一個“摘星換位”敗下陣來,嘴裏大喊:“哎呀!老匹夫確實厲害!本公子走也!”說完,右手拖錘,駕著賽白龍向寨門口敗去。

楊再興得到何元慶的明示,心中早有準備,把槍一舉,高聲喊道:“孺子!哪裏跑?三軍兒郎隨我衝!”這時,楊再興的三千人馬才緩過神來,呼啦一下子像潮水一般衝了上去。而何元慶所率的一千人馬也是愣了半天,精力全部集中在主將身上,沒想到何元慶突然敗下陣來,他們還目送著何元慶逃回寨門,這時,再想反抗已經來不及了,隻好作鳥獸散。

楊再興誇下氣死雪在何元慶身後緊追不放,在寨牆上觀敵瞭陣的李合戎,眼看楊再興快要追入寨門,卻又不敢喊兵勇關閉寨門,要知道,何元慶乃兵馬太尉楊欽的親外甥,若是有個閃失,他無法向楊欽交代,隻能眼睜睜看著楊再興領著人馬闖了進來。

李合戎隻好上馬,與何元慶一起雙戰楊再興,未等何元慶調轉馬頭,李合戎已經趕到,何元慶一個“風卷殘雲”,右手錘不偏不倚砸在李合戎腦袋上,李合戎的腦袋如同一把破瓢,腦漿迸裂,死屍栽於馬下。李合戎死得才叫一個冤,還沒弄明白怎麼回事,就到姥姥家報道去了。寨中人馬一看李合戎已經死了,立即放下手中武器,繳械投降了。

何元慶坐在馬上高聲斷嚇:“呔!社木寨的兄弟們聽著,我何元慶不想繼續為虎作倀,危害鄉裏。楊幺那廝,讓我等為他賣命,而他卻在寶台山作威作福,打著為太子選秀的名義,將良家女子弄到山上供自己享樂,洞庭百姓苦不堪言。李合戎與楊幺乃一丘之貉,何某也曾勸他另尋出路,然,李合戎死心塌地跟隨楊幺,殺了他,何某不得已而為之。如今,嶽侯爺人馬在此,他是一個忠孝節義之人,奮勇殺敵,報效家國,受朝廷派遣,剿滅楊幺,我們再不能給楊幺當草芥,何某決心歸降朝廷,抗擊金人,保衛大宋子民。有願意隨我何某一起歸順的,我們一起剿滅楊幺,還洞庭一個晴朗的天空。”

這時,田明站了出來,道:“社木寨的弟兄們,在下田明原來也是這裏的頭領,就是不滿楊幺橫行鄉裏,魚肉百姓,才自願歸順朝廷。嶽侯爺誠人也!在下歸降之後,嶽侯爺不僅沒有難為我,而且還提拔我為衡州兵馬鈐轄,楊華為潭州兵馬鈐轄,這樣忠孝節義的英雄,我們不投,難道還要楊幺甘當走卒鷹犬,任其宰割嗎?”

繳械投降的五千人馬,嚷嚷道:“我們都是當地老實本分鄉民,誰不想***、當皇差?我們也不願意當湖匪,情非得已,楊幺要挾我們,若不當湖匪,就燒光我們的房屋,殺光我們的全家,我們也是沒有辦法啊!”

楊再興舉起大槍言道:“各位兄弟,在下楊再興也曾當過響馬,歸順朝廷之後,一切既往不咎。我奉勸社木寨的各位兄弟,靖康之初,金人破我城池,擄我二帝。當此國家危亡之際,鍾相、楊幺等匪首,不思保國,還借抗擊金人之名,招兵買馬,屯聚戰船,殺官府,毀民房,***,擄民女,搞得洞庭之地,狼煙四起,餓殍遍地。如今,嶽節使前來剿滅楊幺,平撫湖廣,也好全力抗擊金人。隻要弟兄們棄暗投明,與嶽節使一道抗擊金兵,嶽節使一定既往不咎,論功行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