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七回:上)犯身險嶽飛夜探寶相樓 獻奇計黃佐助飛滅湖匪(2 / 2)

回到臨安之後,高宗趙構除任命嶽飛為兩鎮節度使外,還加封他為荊湖南路荊湖北路襄陽府路製置使,“神武後軍”都統製,賜錢十萬貫、帛五千匹,朝堂嘉許,恩寵有加。朝堂之上,趙構謂曰:楊幺匪眾狡詐異常,卿以何策剿滅湖匪?嶽飛答曰:兵亦何常,惟用之如何耳!今國勢如此,而心腹之憂未除,豈臣子辭難時耶?(嶽飛的意思是:水無常形,兵無常勢,隻有根據具體情況用兵,如今國難當頭,湖匪既然是陛下的心腹之患,心腹之患不除,作為臣子的怎麼能畏難而推辭呢?)

三月,嶽飛從池州前往潭州,四月上旬到達,朝廷派右相張浚前往軍中督軍。到達潭州後,嶽飛第一件事就是將被招安的田明、楊華請來,詢問楊幺軍的大致情況。田明、楊華告訴嶽飛,楊幺軍之所以能夠打敗官軍,隊伍能夠越來越大,原因很簡單——陸耕水戰。所謂的陸耕水戰就是:春夏水漲宋軍不能出兵時,他們耕種田地,囤聚糧草,召集更多難民;秋冬水落,宋軍發動攻勢時,官軍陸襲則入湖,水攻則登岸,讓程昌寓、王燮等人毫無辦法。

不經意間,楊華告訴嶽飛,楊幺意欲拜黃佐為相,被黃佐多番拒絕,這句話,不禁讓嶽飛根毛倒豎,虎眼圓睜,他立即向楊華詢問細節,細問之下,更加堅定嶽飛剿滅楊幺的決心。然後,嶽飛向右相張浚建議,任命田明為衡州兵馬鈐轄,楊華為潭州兵馬鈐轄,以示朝廷反正有功,既往不咎。

入夜,嶽飛再招楊華,謂曰:楊鈐轄可否重返寶台山?楊華聽後,當即一愣,雙膝跪倒道:楊某逞嶽侯恩寵,死心塌地,絕無二心,此生不複湖賊矣!嶽飛立即將楊華攙扶起來,道:“楊鈐轄請起!嶽某非此意耳!”楊華半信半疑道:“嶽侯何故?”

嶽飛請楊華坐下,如此這麼這麼回事對楊華這般講來,楊華聽後,挺著胸脯道:“嶽侯待楊華恩重如山,楊華絕無二心,隻要嶽侯能信得過楊華,楊華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嶽飛哈哈大笑道:“楊鈐轄多心了,此番前往寶台山,事關重大,如若信不過楊鈐轄,何故有此一問?”

楊華感激涕零,雙膝跪地道:“嶽侯,誠人也!楊華若有異心,必遭天譴,請問嶽侯,我們什麼時候動身?”“兵貴神速,不可耽擱,嶽某現在就隨楊鈐轄前往寶台山,隻是到了寶台山,楊鈐轄一定要記住嶽某叫丘山,不要露出半點兒破綻。”嶽飛言道。“嶽侯請放心,您就是楊華的再生父母,即使楊華死在寶台山,也確保嶽侯無恙。”楊華信誓旦旦道。說完,嶽飛脫去鎧甲,罩上書卷氣十足的服飾,趁著夜色,隨楊華一起向洞庭湖走去。

拋開嶽飛楊華暫且不說,且說龍陽寶台山大寨,旗風招展,號帶飄揚,人聲鼎沸,舟船林立,二十八家大小頭領齊聚大寨,共同商討如何對付官軍。隻見大寨中間的虎皮椅上坐著一位年約二十五六歲的男子,身高在七尺開外,身著鎧甲,金黃色的頭盔之上飄著血紅的簪纓,簪纓下一張黝黑的臉龐,透著堅強和剛毅,寬腦門、尖下巴,粗重的眉毛下,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隻是雙腮有些塌陷,表示他對目前的形勢過於擔憂,整個人顯得有些憔悴,此人正是楊幺。

在楊幺身旁坐著一位年約三十五、六歲的文人,身材不高,一臉狡黠,極富智慧,此人就是楊幺的軍師、左仆射黃誠;右手坐著一位武將,身高八尺,虎背熊腰,身後插著一柄五十多斤重的鋼鐵魚叉,此人正是兵馬太尉楊欽。依次坐在下首的是夏誠、李合戎、英宣、周倫、劉衡、金琮、劉詵、陳寓信、黃佐等二十八家聚義首領。

隻聽楊幺沉聲問道:“各位首領,程昌寓、王燮兵敗後,朝廷派遣鄂州節度使嶽飛,領‘神武後軍’三萬多人前來剿滅我等,素聞嶽鵬舉武功高強,智謀過人,連金國四狼主金兀術都不是他的對手,我等應如何應對?”

素有小諸葛之稱的沅陵狐周倫起身說道:“大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想當初程昌寓、王燮也是來勢洶洶,結果還不是被我等打得落花流水,此次,嶽飛前來,我們如法炮製,管叫他體麵而來,落荒而去,洞庭依然是我等的洞庭,八百裏煙波浩渺,唯大王放舟湖麵,笑趙構那廝辱沒祖宗的龜兒子。哈哈哈……”說完,笑聲不絕,似乎要把大寨的頂棚掀翻。

英宣起身道:“大王,小諸葛說的沒錯,您就是洞庭湖上的蒼龍,豈是趙構那廝可比的,大王,您就把心放在肚子裏吧!”“各位頭領,勇氣可嘉,話說得也不錯,但嶽飛非尋常人可比,此人愛兵如子,用兵有方,青龍山八百破十萬,還是令本王擔心啊!”楊幺言道。

“大王擔心的甚是。各位首領切莫低估嶽飛的能力,據舍弟黃佐所言,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逗引埋伏,無所不精,我們還是謹慎的好。當務之急,大王要催促船工盡快打造車輪戰艦,以備不時之需。”坐在左手的黃誠起身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