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鞠雙方相互查驗完畢,太監一敲銅鑼,“當”的一聲,蹴鞠開始,首先由金國發球,一副美髯的漢子將鞠高高踢起,尚在半空之中,大宋的小夥子身先士卒,搶在金國壯漢之前,將鞠接在頭頂;人落地之後,他將頭一仰,鞠順著後脖頸落下,還沒等鞠完全落地,他好像腦後長眼一樣,腳後跟往上一提,將鞠帶過頭頂,朝另一名大宋小夥兒飛去。
隻見這名小夥,右腳一伸,鞠穩穩當當地落在腳尖,金國壯漢剛想過來搶鞠,他腳尖輕輕一挑,鞠不偏不倚落在頭頂之上,金國壯漢撲了個空,小夥將鞠在頭上頂了頂,鞠又落在左肩,他一晃動肩膀,鞠又落在右肩;另一名金國壯漢剛想過來衝撞他一下,*迫他將鞠傳出,小夥子不慌不忙,鞠又順著右肩落到身前,在鞠還沒落地之前,右腳將鞠傳到靠近門邊的小夥子腳下,鞠還在空中,小夥子來了一個“天馬行空”,硬生生將鞠踢進小門。隨著“當”的一聲響,太監高喊:“大宋朝得一鞠,雙方繼續開球。”坐在龍椅上欣賞的宋徽宗喜出望外,情不自禁地擊掌叫好,一副得意洋洋的架勢,一掃多年來受金人欺辱的鬱悶,其他文武大臣也跟著喊好。
第二局仍然由金國發球,鞠一發出,三名金國壯漢健步如飛,大宋的四名小夥也不含糊,死命地與金國壯漢拚搶起來,由於金國有一人發球,三人爭搶,這樣就比大宋少一人,混亂之中,鞠搶在大宋小夥的腳下,他腳尖一抬,鞠落在自己的胸脯之上,他一邊移動身體,一邊挺胸,鞠在他的胸脯上不停翻飛,金國壯漢一看,鞠已經在他人腳下,開始反搶,大宋四人立即散開,還沒等壯漢來到跟前,小夥子一個跳打,將鞠傳了出去,接到鞠的年輕人,將鞠在腳上玩了一個花,然後又傳向另一名小夥子,這時,傳鞠的速度不斷加快,不僅金國壯漢的眼力跟不上,就連觀賞的宋徽宗、眾大臣、哈裏強、哈密嗤等,都看不清鞠究竟在誰的腳下,垂拱殿上爆出陣陣掌聲,喜得宋徽宗不斷地喊道:“朕有賞賜!朕有賞賜!”就在大宋小夥子傳接之間,鞠如同一隻歸巢之燕,迅速飛過小門,“當”的一聲,太監喊道:“大宋又得一鞠。”
第三局開始,金國一反常態,不在由美髯的中年人發球,而是一個壯漢跑到發球位,高高地將鞠發出,壯漢的力量很大,將鞠踢出十丈餘高,大宋的四名小夥子抬頭看鞠,此時,另外兩名金國壯漢一個站著,一個下蹲,隻見美髯的中年人,踏著蹲下的壯漢後背,踩著站立者的肩頭,身體騰空而起,此時,鞠剛好下落,中年人不偏不倚將鞠接在頭頂,一個“鯤鵬展翅”,迅速落地,鞠在中年人的頭頂,大宋小夥子趕緊過來*搶,按常理,中年人應該將鞠傳出,可是,麵對圍過來的小夥子,中年人反而將鞠順著前胸落在腳尖,小夥子一看機會來了,伸右腳想把鞠踢落,沒想到,鞠像長了翅膀一樣,從中年人的腳尖飛向小夥子的身後,還沒等小夥子轉身,中年人先他一步,又將鞠接在腳上,其他三人剛想過來幫忙,金國的三名壯漢將他們攔的結結實實。
這名小夥子似乎受到嘲弄,決心要將鞠搶下,可是,沒等他抬腿,中年人已經提前抬腿,身體往後一仰,隻見鞠從腳尖順著大腿一直滾到腦門上,中年人再起身,鞠又順著身體回到腳尖,如此往返,小夥子毫無辦法,頂在腦門的鞠不停地旋轉,中年人一條腿抬起,一條腿落地,整個人像陀螺一樣在地上旋轉,上來搶鞠的小夥子根本無法近身,旋轉之際,鞠飛向其中一位壯漢,別看膀大腰圓的壯漢,身體非常靈活,鞠在他的腳下,做出各式各樣的花來,令人目不暇接,花樣百出,完畢,他又高高地將鞠踢起,中年人一個“雲中穿梭”,用頭將鞠頂進小門。“當”的一聲,太監敲響小鑼,喊道:“金國得一鞠。”“好,好,對金國蹴鞠之人,朕也有賞賜。”宋徽宗高興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