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二回(中):嶽飛約見阿不罕 黃佐巧收路文龍(2 / 2)

第二日辰時剛過,兩軍對壘,小將路文龍一催翔麟獅子驄,來到兩軍陣前,嶽雲剛想出戰,從隊伍中跑出一匹千裏驌霜駒,嶽雲一看,原來是妹婿張憲,手提虎頭鏨金槍,馬打對頭,互相通名,路文龍雖然知道張憲的名氣,但他還是想會一會嶽雲,既然張憲已經上來了,幹脆把他打發掉得了。

通名之後,二人各抽兵刃。張憲一個“金雞點頭”,槍尖直奔路文龍的上三路,都是使槍的高手,路文龍知道“金雞點頭”是虛招,實招還在後麵,路文龍連槍都沒出,隻是將身體偏了偏。張憲見路文龍對自己不屑一顧,虎頭鏨金槍突然一個“怪莽翻身”,槍尖直奔路文龍的前胸刺來。

路文龍並不驚訝,槍是百兵之王,變化最為繁複,明明知道是虛招,但你不知道對手下一招是什麼,隻有看清對方來勢,才能對應出招,這就需要槍手出手更快,出招更準,所以,先發可以先至,後發也可以先至,世上武功唯快不破。

路文龍見張憲變成“怪莽翻身”,他雙槍一擺,一個“霧鎖寒江”,擋住張憲刺來的一招。二次上手,路文龍不在被動,主動攻擊,一對短把流星槍,如銀蛇狂舞,電閃雷鳴。張憲也不示弱,將虎頭鏨金槍使將出來,如雪花飛舞,梭機如織。

二人大戰二百個回合,張憲是揮汗如雨,氣喘鬥牛;路文龍稍微好一些,也是大汗淋漓,氣不均勻。盡管二人你死我活,但還是惺惺相惜,路文龍不得不佩服,嶽飛手下人才濟濟,能人輩出。第一日雖然連挑四將,那也是僥幸,並非對方四將一無是處,他們吃虧就吃虧在不了解自己,一時被自己的快槍殺懵了,所以,才能連挑四將,力敵六人,如今,嶽雲、張憲就是自己的敵手,嶽飛還沒有親自出馬,難怪四王叔屢次敗在嶽飛手中。

看到二人汗流如注,金宋雙方各自收兵,第三日,嶽雲與路文龍又大戰了二百多個回合,依然不分勝負,嶽飛甚是頭痛,三軍將士圍困開封,勢在必得,若是被小小的朱仙鎮擋住,如何才能直搗黃龍府?

一連三日,嶽雲二戰路文龍,依然是平分秋色,毫無進展,收兵回到中軍大帳後,嶽飛剛剛坐下,兵卒來報:“啟稟嶽帥!外麵飛來一支長臂箭,不偏不倚釘在旗杆之上,奇怪的是:箭杆上還綁著一張牛皮。”

嶽飛一聽,立即隨兵卒來到寨門口,果然,見旗杆上釘著一支長臂箭,箭的高度約一人多高,一般人無法取下。嶽飛來到近前,一個“道衝”身形,飛身取下長臂箭,嶽飛仔細觀瞧,隻見箭尾用朱砂刻著三個字:阿不罕。嶽飛心頭一震,對守營官兵道:“大家不要驚慌,這是金人的恐嚇,眾將各司其職,以防不測。”

說完,嶽飛迅速回到中軍大帳,取下箭杆上的牛皮,牛皮上果然有字,上麵寫著幾個蹩腳的漢字:今晚亥時中牟東麵山崗見。署名:阿不罕依拉。

嶽飛在郾城時,就聽湯懷告訴他,阿不罕被迫來到中原,今日,阿不罕大哥箭射旗杆,一定有重要的事情對我說。想到這,嶽飛叫來張顯、王貴、張憲、牛皋、李道等人,告訴他們今夜自己要出去一趟,時間不會太長,營中防禦由張顯、王貴、張憲三人負責,防止金軍夜間偷襲。

一切布置停當,嶽飛脫下鎧甲,穿上夜行衣,離開軍營朝中牟行去。中牟是開封城以南三十裏的小縣城,離朱仙鎮隻有十五裏,雖然地方不大,卻因為離汴京較近,靖康以前,遊人如織,客商雲集。自汴京被金人攻破之後,這裏變得人煙稀少,商旅凋敝,如今的城裏,基本上住著上了年歲的老人。

十五裏的路程對於使用上乘輕功的嶽飛來說,不消半個時辰。夏日的夜晚滿天星鬥,夜色也很明亮,嶽飛辨清方向,很快來到城東的山崗之上,山崗並不高,嶽飛一提丹田氣,幾個“道衝”身形來到涼亭之上,這時,涼亭內坐著一個老者,年歲約在五十上下,身材魁梧,相貌莊;一身的短衣襟,小打扮,身後背著一張鐵臂寶雕弓。

嶽飛一見,果然是阿不罕依拉,忙上前抱拳拱手道:“哎呀!果然阿不罕大哥,兄弟嶽飛有禮了。”說完,嶽飛要行單膝跪拜禮,阿不罕連忙起身,扶住嶽飛道:“兄弟不必如此!你我雖然分別有年,但兩國敵對,勢同水火,也容不得你我兄弟客套。”

“是啊!若非兩國開戰,大哥來到中原,嶽飛當盡地主之誼,可惜,大哥為大金國糧草押運官,兄弟不好壞了大哥的名頭!”嶽飛神色凝重道。“名頭不名頭?大哥沒放在心上,你我兄弟不能承歡盡興,雖有些遺憾,但兄弟也不必掛懷,是兄弟,生死不改,總會有一日你我能夠重聚。”阿不罕言道。

“大哥營門射箭,一定對兄弟有話要說,不知大哥有何賜教?”嶽飛問道。“是的!前天夜裏,我等隨四狼主從開封來到朱仙鎮,知道左副元帥阿不離的義子路文龍,連挑宋軍四將,力戰六人,賢侄嶽雲二戰路文龍,依然分不出高下,知道兄弟為此事寢食難安,故此,傍晚巡營時,我用箭將信射入宋營,巡營之後,我以狩獵為由,約兄弟在此相見。”阿不罕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