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二回(下):嶽飛約見阿不罕 黃佐巧收路文龍(1 / 3)

“路文龍是阿不離的義子嗎?”嶽飛吃驚地問道。“是的!這就是大哥約你出來的原因。”阿不罕言道。

“哦!兄弟原先以為夏金吾也不是金人,可他確確實實是金兀術的女婿,難道路文龍也是阿不離女婿不成?”嶽飛疑問道。

阿不罕理了理頭緒道:“非也!夏金吾也非金人,隻是他已經是金國二代三代的漢奴,而路文龍卻不同,他原本是大宋朝潞安州總兵路登之子。靖康城破之後,路登夫婦為國殉難,尚在繈褓之中的路文龍,與奶媽一起被金兀術帶回北國,原本金兀術打算收為義子,卻因族弟阿不離結婚多年,膝下無子,懇請金兀術將路文龍收為義子。他認為,路文龍父母雙雙早亡,並不知父母是誰?他還嚇唬奶媽,不允將路文龍的身世告訴他,否則,連路文龍一塊殺掉。路文龍慢慢長大後,巧遇梁山好漢雙槍將董平之子董方,因躲避大宋的追殺,逃到北國。一來二去,與奶媽熟識,奶媽將路登為國殉難的事告訴董方,董方決心收路文龍為徒,將一身的武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路文龍,就是希望他有朝一日,學業有成,為父報仇,為國效力。”

“啊!他原來是路總兵之子,金兀術這一招太歹毒了,親手殺了路登夫婦,還要讓他兒子繼續屠殺宋人,真是喪盡天良,人神共憤。”嶽飛氣憤地言道。

“是啊!這就是大哥今天約你來的原因,希望你能打敗金兀術,將他趕出宋界。古人言:國有疆界,地有南北。兩國交兵,百姓何時能過上安穩的日子?金兀術窮兵黷武,不惜民力,早晚會將女真人帶入萬劫不複的深淵(果然,沒過多少年,由於大金連年征戰,國力衰退,以牧馬為生的蒙古人,在強力頭領鐵木真的帶領下,兼並各部落,形成強大蒙古族,覆滅大金,威脅大宋)。”阿不罕憂心忡忡道。

“唉!阿不罕大哥,打敗金兀術談何容易?大宋國國力衰微,國貧民窮,用於打戰的糧餉都供給不上,談何打敗金軍。”嶽飛哀歎道。“兄弟,不必著急,大哥送你一些糧草,明日午時左右,金兀術派人從開封往朱仙鎮運糧,路過此地,你可派人在此設伏,管保萬無一失。”阿不罕道。

因為金宋交兵,嶽飛與阿不罕的別後重逢,沒敢太過閑聊,畢竟讓人看到,這是裏通外國的罪名,一番客套之後,嶽飛離開涼亭。阿不罕也起身將鐵臂寶雕弓背在身後,拎起此前射殺的野兔、野雞準備下山。

恰在此時,從山的北麵又上來一人,隻見這人身形靈動飄逸,猶如遊走的靈魂,幾乎腳不沾地。阿不罕僅僅在花郎道和射箭上有些功夫,其他功夫一般,對上來的人毫無察覺,而遊走的靈魂卻將阿不罕看個清清楚楚,雖然對嶽飛和阿不罕的對話沒有聽到,他似乎感到有一個人影離開阿不罕,可也不敢確信。

這個鬼魅般的身影非是別人,正是大金國活佛鳩摩智。鳩摩智擒獲唐萬秋夫婦後,與賽裏一起回到北國,逼迫韋賢妃寫下家書後,他又回到開封,得知金兀術前往朱仙鎮,他也離開開封,長期在皇家狩獵場生活,讓他養成離群寡居的習慣,這裏離朱仙鎮不到一個時辰的腳程,是鳩摩智隱居的最佳場所。

第二日天剛蒙蒙亮,忽然,鳩摩智被一陣嘈雜的聲音吵醒,他仔細一瞧,靠近山腳下來了一群宋軍,人數大約有五千之眾,鳩摩智好生納悶,金宋雙方在朱仙鎮對陣,這群宋軍跑到這裏來所為何故?難道是宋軍要發起進攻,這股宋軍是來斷金軍的後路不成。也不對,就算是斷金軍後路,這點兒人馬起不了多大作用,鳩摩智一想:原來這股宋軍是來劫糧的。哼!有本活佛在此,我看你們誰能把糧劫走。想到這,鳩摩智找了一個更加隱蔽的地方藏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