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五回(下):金兀術狂縱拐子馬 嶽家軍破敵顯神威(1 / 3)

那位問了,金將兀顏巴烈何以如此狂妄?初到戰場,竟敢把十二歲就在戰場摸爬滾打的“贏官人”嶽雲不放在眼裏?原來,說起兀顏巴烈的師傅確有一些名頭,他就是“長白四煞”之一的老大樸龍的關門弟子。因為,“長白四煞”曾幫助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建立大金,“四煞”之名享譽大金,尤其,“四煞”的武功得到西域高手歐陽金剛相助以後,更是在大金國橫行無忌,所以,許多富家子弟擠破腦袋都想成為“四煞”的徒弟,可是,“四煞”也不是隨隨便便收徒弟的,也怕壞了自己的名頭,這麼多年來,他收了四位弟子,大弟子沙古質、二弟子石敦文郎、三弟子石烈文郎、四弟子就是這位兀顏巴烈。

因為嶽雲的名頭,沙古質、石敦文郎、石烈文郎都不敢出馬挑戰,隻有兀顏巴烈是師兄弟中出類拔萃的一位,年輕氣盛,不僅招式狠辣,而且力氣也是僅次於金兀術的一條猛漢。所以,兀顏巴烈一出手就是一個狠招——“縱身刺虎”。

自從兀顏巴烈的“推窗望月”崩開嶽雲的單錘後,更是趾高氣揚,信心十足。二馬“吧啦”一措蹬,不等嶽雲出招,兀顏巴烈一擺五股烈焰叉,一個“力劈華山”朝嶽雲當頭打來,他知道嶽雲使的是雙錘,防護麵積大,刺、挑、撩都奈何不了嶽雲,隻有跟他力拚,這樣,五股烈焰叉還有勝算,更何況,剛才與嶽雲對了一招,自己似乎還略占上風,幹脆就用力氣勝他,所以,兀顏巴烈更加肆無忌憚地使出“力劈華山”。

嶽雲要的就是這一招,鑒於裴滿逃跑的教訓,嶽雲在與兀顏巴烈對招時,故意使出八分力道,引誘兀顏巴烈與自己放手一搏,省得兀顏巴烈糊弄幾招又逃回陣中,那樣就無法挫敗金軍的銳氣。見兀顏巴烈的“力劈華山”打到,嶽雲使出十成十的力道,一個“舉火燎天”。

隻聽“當”的一聲,嶽雲左手錘與兀顏巴烈的叉竿撞在一起,撞擊的地方冒出一束火花,五股烈焰叉從錘頭上彈了起來,再看兀顏巴烈:叉竿也彎了,虎口也裂了;頭盔也歪了,臉色也白了。

兀顏巴烈知道上當了,剛想回馬,嶽雲的右手錘一個“秋風掃落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砸在兀顏巴烈左肋之上,隻聽“嘭”的一聲,死屍栽於馬下,坐下的戰馬,“噠噠噠”衝向宋軍的陣營,後來,這匹雪裏青戰馬成為弟弟嶽雷的坐騎,陪伴嶽雷掃北,大戰山獅駝,這是後話,暫且不說。

石敦文郎、石烈文郎見師弟兀顏巴烈死於嶽雲的錘下,二人摧動戰馬要為師弟報仇。其實,他二人心中明白,憑他二人的武功,就算加上沙古質三人也不是嶽雲的對手,但是,看到同門師兄弟死在敵方之手,如果不去報仇,有朝一日回到北國,恐怕其他“三煞(老二樸虎死在蕭峰手中)”也不會饒過自己。

石敦文郎、石烈文郎一左一右殺到嶽雲近前,一個手擒金背砍山刀,一個手使百步飛抓。麵對金國二將,嶽雲毫無懼色,一對擂鼓甕金錘使將出來,左擋右擊,風雨不透,利箭不穿。

在陣中觀看的沙古質估摸著嶽雲的體力消耗差不多了,一催戰馬加入戰鬥,這真是應了那句話:打戰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看到同門師弟兀顏巴烈死在嶽雲錘下,三人都紅眼了,恨不能將嶽雲碎屍萬段,隻可惜,小將嶽雲越戰越勇。

就在這時,沙古質手持長柄禹王槊(自號禹王槊,與真正的禹王槊相去甚遠),與嶽雲正麵交鋒,石敦文郎和石烈文郎都以為時機來了,一個手擒金背砍山刀,從嶽雲左後方來了一個“挾風帶雨”,想偷襲嶽雲;一個手使百步飛抓來了個“飛龍吸水”,想置嶽雲於死地。

嶽雲何許人也?在天山寂靜的山洞中苦練耐力,早已練就了聽聲辨器的能力,如何不知砍山刀襲來的風聲。他右手錘抵擋沙古質的禹王槊,餘光看清石烈文郎的飛抓,但等飛抓襲來之際,嶽雲單膝一碰馬的鐵骨梁,汗血寶馬突然往前一竄,右手錘砸向沙古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