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冬,冬雪皚皚 第43章 我們的緣分,或即將開始,或仍將繼續(1 / 2)

提筆開始寫這篇文章的時候,2016年春節的腳步已經很近了。至此,我耕耘了一年的文字工作終於可以暫時告一段落了。新的一年,我和文字的緣分,或即將開始,或仍將繼續,卻永遠不會停止。

我喜歡文字,喜歡中國傳承了幾千年的方塊字。方塊字是中國人貢獻給世界人民的最寶貴的財富之一。它告訴我們做人要方方正正,告訴我們做人要包容忍讓、氣度宏大,告訴我們要平靜看待各種各樣的缺憾甚至錯誤。因此,中國的文字世界就像一個迷宮,美輪美奐,我要一直寫下去,繼續在這個世界裏,找尋我對生活的新的理解和希望。

大寒過後,這個冬天就隻剩下半個月了。期盼已久的欣欣向榮的場麵,即將登場,又一個輪回就要開始了。可是一到春節,我就害怕回老家,因為一回到老家,我就覺得自己好失敗。我比不過那些開著奔馳寶馬的大老板,也比不過那些高高在上的處長、廳長,甚至比不過正在創業的小年輕,因為他們的夢我從來都不敢做。

如今,在很多地方,在很多人眼中,“成功”或者說“完美”已經成為衡量一個人價值大小的唯一標準,而何為成功?何為完美?有可能是學曆高、工作光鮮、賺錢多、人脈廣……唯獨沒有人問過你,是否開心、是否幸福、是否踏實、是否充滿希望……

於是,原本還有點自信的我,經過春節的一番打擊,瞬間成了鬥敗的公雞,成天耷拉著腦袋,心情變得無比糟糕。那麼,親愛的讀者朋友們,這一年你滿意嗎?你覺得自己成功了嗎?你覺得自己的生活、學習、工作完美嗎?

而我認為,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不完美,並且永遠不可能完美。不要責備你身邊的人“不成功”、“不完美”,這個世界需要一些必須的“缺憾”,才會變得斑斕亮麗。

有人這樣評價清末重臣曾國藩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可是,曾國藩是完人嗎?肯定不是。他老人家自己也不想當什麼完人,他的書齋的名字就叫“求闕齋”。

要說曾國藩完美,那隻是曾國藩的一生都在追求完美。追求完美,並不等於就是完美。在這兒說一個曾國藩“不完美”的例子。作為一個道統學者、士大夫,本應潔身自好,追求精神境界的純潔無暇,可曾國藩沒有做到,他老人家竟然曾經給一個名叫“大姑”的妓女寫過一幅對聯,而且是嵌名聯,聯曰:“大抵浮生若夢,姑從此處銷魂。”

於是,人們便抓住這個不放,說是曾國藩的人生汙點,說他“為老不尊”,丟了知識分子的臉。就這一條,把曾國藩從“神壇”上往下拉了一點兒。看來,做個完美的人真是累啊!那麼,本就平凡的我們,又何苦追求做什麼完美的人呢?

人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是一開始就學識淵博、知書達理,總要經曆一段無知或懵懂。我們在閱讀各種文學作品的時候,偶爾會發現一些明顯的錯誤,這些錯誤被稱為“硬傷”,就像留在人身上的傷疤一樣,永遠也無法去除。

古人寫文章,出現了錯別字,人們寬容地稱其為“通假字”。而對今人,大夥兒可就沒有那麼寬容了,抓著不放非得作者出來道歉才行。要是碰上一些常識性的言論錯誤,那更是幸災樂禍,極盡調侃挖苦之能事,一定要把作者罵得恨不得找條地縫鑽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