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興師問罪(2 / 2)

孟博鬆顧不得吃晚飯,去找孟二夫人商議。孟二夫人神情凝重:“就算咱們不承認,喬家大姑娘出閣時,他也跟著你們出門了,那時候還有媒人壽山伯夫人……”

“雖然去了,到底沒怎麼見京城來的那些人。”孟博鬆想了想道,“聽哲彥兄說來,他在京城也不怎麼出門走動,特別是近幾年,京城認識他的夫人隻怕不多。”

可任啟航幾年沒見,一眼就認出來。孟博鬆很苦惱,轉念一想,他當時抵達濟南,身邊連個服侍、隨從都沒有,就好像跟著濟平世子遊山玩水,濟平世子去年就回了京城,安國公仍舊不知道兒子顧華煜在什麼地方……

換而言之,不知道顧華煜下落的人隻有安國公,知道的人都不會多嘴說出去。

孟二夫人想了想覺得孟博鬆說的在理:“喬家那邊也提個醒才好。”

隔天一早,喬四老爺的大兒媳婦珣大奶奶親自趕來田莊接喬璃、喬珄。

珣大奶奶娘家姓曾,出身泰安官宦人家,曾氏二十五歲左右,肌膚白皙、秀麗端莊,喬璃沒見過。但曾氏態度親切,說話平易近人,第一麵就給她留下了好感。

詢問了喬璃、喬珄沿途的事,就忙著去感謝孟二夫人一路上對他們兄妹的照應。到了太陽升起,一行人高高興興進了城。

孟月蟬拽著喬璃的手臂依依不舍道了別,馬車分開走,孟二夫人一行人去了孟二老爺租住的桐花胡同,喬璃、喬珄落腳的地方就定在了喬四老爺在京城的宅子裏。

“今兒上午好好歇歇,下午去見伯祖父和珧大嫂子。路上的意外,你四伯父前兒已經給你外公說了,明兒去見你外公,沒得他擔心……”

曾氏絮絮叨叨說了一大推,又摸了摸喬璃的頭,笑道:“三年多不見,玉姑都快成大姑娘了。”

四老爺調任京城已經十來年,長子喬珣成家立業後,四夫人就回濟南侍奉不願離開濟南的婆婆,喬珣夫婦也就一直在京城照料四老爺,這邊的中饋就是曾氏在主持。

曾氏對喬璃很熟也就不難理解了,她抿嘴笑了笑,歉然道:“讓伯祖父、伯父、大嫂們擔心了。”

曾氏笑著搖了搖頭,見她這般拘謹不似從前古靈精怪,眼底流露出疼惜。

“先好好歇歇,若有什麼短缺,就和我說。”外頭有人尋來,曾氏匆匆忙交代一句就出去了。

喬璃吐了口氣,抬眼望去,周媽媽正和曾氏派過來的媽媽說話,初雪、穀雨等忙著把喬璃日常用的東西取出來。屋裏又有幾個曾氏派過來的丫頭幫忙,人來人往很熱鬧。

但曾氏吃驚的聲音仍舊清晰地傳進來:“我們這邊安排送信的人還沒去,怎麼就知道了?”

隔了一會兒,曾氏冷笑又問來人在什麼地方。

“奴婢將她迎去了花廳……”稟報的婆子就隨著曾氏往花廳去,路上又細說了王二夫人的來意。

曾氏氣道:“果真這麼擔心這個外甥女,怎麼不親自去濟南接?這會子跑來興師問罪,她是要問誰的罪?難不成她覺得那劫匪是我們喬家安排的人冒充?”

婆子不敢搭腔,王二夫人氣勢洶洶地進了門,原話可比她轉述的難聽說了。眼看著就到了花廳,曾氏深吸一口氣試著把火氣壓下去。

又想到喬璃小小年紀沒了爹娘,從前長得像糯米團子粉雕玉琢,如今人也清瘦了,性子也沒從前活潑,雖說話舉止落落大方,卻又透著小心謹慎,生怕惹了旁人不高興。哪裏還是從前那個,來了她這裏就好比在自己家裏似的,纏著她這個嫂子要糖吃。

曾氏心裏又是一陣疼惜,可她舅母這樣鬧騰,但凡沾手她的事就要惹了一身腥,落不下一個“好”字,誰還敢管她?

喬璃看出端詳,就讓初雪尋了個借口去看看。不多時初雪返回來,沉聲道:“是二夫人來了,這會子正在花廳裏哭。”

怕喬璃不明白這位二夫人到底是指誰,又解釋道,“是姑娘的二舅母。”

喬璃就想到大姑娘出閣時,濟寧那邊送禮的婆子,不禁暗暗搖頭苦笑,難道就不能換一種戲碼?